摘要: 电信诈骗犯罪中关于供卡后截款行为的定性,存在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观点。通过实践考察,明确占有内涵及非法占有目的对于准确界定供卡后截款行为性质至关重要。依据占有二重性说,上游用卡人作为卡内资金的占有人,其占有满足占有的事实与规范要素。行为人供卡后产生非法占有目的截款的,改变了卡内资金的占有,应认定为盗窃罪。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其成立须基于本犯的意思而非基于非法占有目的,否则即使在客观上转移了犯罪所得,仍不应以该罪论处。行为人供卡前已产生非法占有目的,以诈骗罪论处;如果在供卡后产生非法占有目的的,没有认定诈骗的空间。
[V1] | 2024-11-13 16:35:27 | PSSXiv:202411.00923V1 | 下载全文 |
1. 版权法视角下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激励路径实现 | 2025-04-27 |
2. 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路径 | 2025-04-27 |
3. 中国气候变化诉讼的困境审视与完善路径——以“弃风弃光”案为切入点 | 2025-04-27 |
4. “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诉讼的法律进路 | 2025-04-27 |
5. 德法兼治下的促进型立法:何以产生与何以促进 | 2025-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