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学生主体性的偏离现象。 通过扎根理论分 析发现,主体性偏离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体行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观念预设、权力运作、法理确认、资源供给、管理行为以及学生参与六个影响因素, 但各因素的作用方式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 基于此,提出增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 性,高校需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学生主体人管理观,保持学生管理过程中规制与自由之 间的张力,加强学生权力制度化建设及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与高校内部经费二次分配机制等。
[V1] | 2024-11-19 14:41:26 | PSSXiv:202411.01451V1 | 下载全文 |
1. 教育智慧:AI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 | 2025-04-26 |
2. 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 2025-04-26 |
3.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困境与行动逻辑 | 2025-04-26 |
4.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2025-04-26 |
5.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