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经历了从自治迈向共治的变迁,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基本建立,具体表现在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取得较大进步、乡村治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及协同治理体系逐步形成。本文在分析中国乡村治理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并根据时代背景、治理目标、治理机制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转型探索、快速建设、提质增效3个阶段。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四条基本经验:一是确保党的领导地位是重要基石,二是维护村民根本利益是必要前提,三是多元主体协同是主要治理模式,四是完善治理体系是内生动力。这些经过积累和实践的经验,对于未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V1] | 2024-11-27 16:52:35 | PSSXiv:202411.02238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2. 部门博弈、制度同构与干部人事安排——来自地方文旅机构改革的证据 | 2025-04-25 |
3. 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 2025-04-25 |
4. 城乡融合背景下休闲型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研究———基于空间三元辩证理论的视角 | 2025-04-25 |
5. 中国云南与老挝跨境腐败治理比较研究:基于PDCA循环法的视角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