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语》曾多次运用器的隐喻对为政者的自我修养问题展开探讨。具体由先利其器、器人以才、管仲器小、瑚琏大器,以及君子不器五项命题共同构成。以此为专题,可以划分出既有区别又逐级递进的三重人格修养境界:第一,在为政才能层次,君子对自己要先利其器,表现为不仅要善闻其政而且要知人善任,面对所用之人则要器之以才,而非求全责备;第二,在政德修养层次,为政者不仅要避免管仲器小所体现的才高德鄙,更要追求瑚琏大器所比喻的德才兼备;第三,在超越德才关系的更高一层,为政者还要努力在纷繁错杂的现实世界与政治事务之中,坚守大道不器的大同理想,进而以无为而治的方式践行王道之治,亦即所谓君子不器。
[V2] | 2024-12-17 15:23:28 | PSSXiv:202412.00229V2 | 下载全文 |
[V1] | 2024-12-03 20:25:17 | PSSXiv:202412.00229v1 查看此版本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