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先从历史维度梳理了法国大革命后单语主义的控制情形,接着以斯达尔为线索,探究其从单语主义向世界主义的转向,这一个案不啻为法语语言结构化转型的缩影。个案研究中,我们着重关照了洪堡语言哲学的影响及德意志的特殊作用。斯达尔借由洪堡的语言人类学视阈,搭建起德、法语在语言、文学及民族特性等复合维度上的比较模型。以此理论为基础,斯达尔还以德语“翻译精神”为武器,以科佩沙龙为阵营,对法语单语主义及其背后的帝国意识形态给予了回击。通过梳理督政府到第一帝国时期(1795-1815)法语单语主义的控制及以斯达尔为首的流亡派文人对这一局面的抵抗,本文旨在审视法语语言对异质性的拒绝、开放与晃动。此举既有利于揭橥现代欧洲起源背后的语言政治,又便于我们把握比较文学于十九世纪初兴起的语言学背景、反思国别意识上升期时跨文化交流的动力与阻力。
[V1] | 2024-12-26 20:55:11 | PSSXiv:202412.01313V1 | 下载全文 |
1. 人工智能、文献及包罗万象认知叙事学、门门总总认知叙事学、星际叙事学与其他 | 2025-04-25 |
2. “求胜意志”的救赎:五四落潮期周作人“人学”思想转换的一种思路 | 2025-04-25 |
3. 从Evolution到“进化”——一个西方概念传入近代中国的始末 | 2025-04-25 |
4. 19世纪《曾侯日记》的三次英译:以曾纪泽“西学中源论”的外传为考察视点 | 2025-04-25 |
5. “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笔谈)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