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是“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课程发展的必然走向。数字化赋能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以课程化为关键载体,是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性发展的应然指向,其内在逻辑体现于数字技术、数字资源、数字场景和数据信息推动课后服务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实现。当前数字化赋能课后服务课程还存在价值与需求认知偏狭、数字工具与课后服务课程内容融合欠缺、教师数字素养薄弱、数字技术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等困境。由此,应更新教育数字化理念,构建课后服务总体课程框架;绘制学生学情的动态画像,优化课后服务课程供给结构;打造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平台,增强教师课后服务课程组织实施的领导力;搭建数字化平台保障机制,探索体系化课后服务课程建设。
[V1] | 2025-01-03 09:40:05 | PSSXiv:202501.00331V1 | 下载全文 |
1. 教育智慧:AI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 | 2025-04-26 |
2. 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 2025-04-26 |
3.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困境与行动逻辑 | 2025-04-26 |
4.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2025-04-26 |
5.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