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庭文化资本理论是具有强大解释力和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之一。家庭文化资本、习性和场域是家庭文化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三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构成了家庭文化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家庭文化资本以体制化资本、客观化资本和身体化资本三种基本形态和被掩盖趋利性的象征资本形态呈现,其中,身体化资本是最具家庭特征的文化资本,象征资本可以通过奉献或牺牲、有意行动和附带性拥有三种途径获得,三种基本形态的家庭文化资本均可以以象征资本的形式获利。习性是家庭文化资本的母体和传递途径,是家庭成员的一种惯性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习性可以不断重构和积累,可以使拥有者获利也可以使拥有者失利;身体化资本以习性的形式直接呈现并参与到其他两种基本形态家庭文化资本的获得、承继和获利的过程中。场域是习性形成与传递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积累、承继和发挥获利作用的争斗关系场,其中,国家是文化资本竞相进入的“元场”,学校和家庭是国家“元场”中有动态边界的次场。
[V1] | 2025-01-03 09:40:07 | PSSXiv:202501.00337V1 | 下载全文 |
1. 教育智慧:AI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 | 2025-04-26 |
2. 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 2025-04-26 |
3.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困境与行动逻辑 | 2025-04-26 |
4.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2025-04-26 |
5.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