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事业单位作为协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科层体系的一部分,一直处于边缘性、依附性地位。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作为公共组织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逐步推进,部分属性模糊的边缘事业单位面临着组织存续的生存危机。实践中,这些处于生存危机中的事业单位组织,并非被动的改革接受者,而是积极的行动主体,通过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行动策略,以试图维系组织的生存。S市X机构作为典型的边缘事业单位,在面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带来的生存危机时主动行动,通过“嵌入”策略强化组织公益属性,通过“第三方背书”策略、人缘关系与非正式政治策略争取上级部门的注意力,从而实现组织正当性的重构。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需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客观、审慎、精细地划定事业单位的类别,合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V1] | 2025-02-08 09:14:36 | PSSXiv:202502.00222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2. 部门博弈、制度同构与干部人事安排——来自地方文旅机构改革的证据 | 2025-04-25 |
3. 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 2025-04-25 |
4. 城乡融合背景下休闲型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研究———基于空间三元辩证理论的视角 | 2025-04-25 |
5. 中国云南与老挝跨境腐败治理比较研究:基于PDCA循环法的视角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