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把关人”是指对传播的信息进行筛选的传播者。明清通俗小说的诗词传播存在多位“把关人”,他们会对诗词进行筛选,决定着诗词能否进入小说及传播于世。小说作者的知识结构、审美趋向决定了在通俗小说中引用哪些诗词与创作什么诗词。小说重编者一方面会保留小说的人物诗词及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诗词,另一方面会对小说中与情节若即若离的诗词,描写人物、景物、场景等程式化的诗词,俚俗的诗词以及体制性韵文,进行删减、替换。在刊刻阶段,书坊主为了降低成本,以及便于大众阅读,他们通常会大量删减通俗小说中与情节不相契合、无趣味的诗词。明清通俗小说对诗词的把关行为,整体上体现了小说从体制性用诗到情节性用诗的转变,诗词逐渐与故事情节水乳交融,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成熟。
[V1] | 2025-02-17 17:42:42 | PSSXiv:202502.00828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