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代咏物诗中的老年因素十分明显,这些诗歌大多会在生物、器物性状和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再加上衰老、枯朽或沧桑、长寿等特征的描写,来实现老、寿方面的观念与情感表达。从老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是叹老悯衰,一方面是以老为美;从寿的角度说,一则赞美其顽强的生命力,一则歌咏其饱经沧桑的经历,同时夹杂其他复杂的人生、政治意蕴。枯老是物态中最为动人心魄的一种,让人产生强烈的物伤其类的感受。因此枯老之物经常被作为时间意象使用,枯物题咏与时物感发在本质上具有共通性。
[V1] | 2025-02-17 17:43:12 | PSSXiv:202502.00836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