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场经济要求凡干预均需证成,反垄断法通过设定竞争损害要件来证成干预措施,其要件的证明方式就是垄断行为的分析模式,这也是反垄断法适用的核心节。当下,我国反垄断执法和司法机关在反垄断分析模式的适用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分歧,造成反垄断规则层而缺乏一致性、标准方面缺乏统一性,导效实施结果层面的同案不同判。化解此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对应用层面的分析模式本身进行改良,通过规律性探索厘定考量与结构规则,为反垄断法配置以结构型合理原则为基础、以综合考量为方式、以竞争效果为根本标准的系谱分析模式,形成规制效果由强到弱的多层次合理分析结构,确保准确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保证效率,使之成为兼具针对性与普适性的类型化适用标准。
[V1] | 2025-02-19 14:32:06 | PSSXiv:202502.00982V1 | 下载全文 |
1. 版权法视角下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激励路径实现 | 2025-04-27 |
2. 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路径 | 2025-04-27 |
3. 中国气候变化诉讼的困境审视与完善路径——以“弃风弃光”案为切入点 | 2025-04-27 |
4. “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诉讼的法律进路 | 2025-04-27 |
5. 德法兼治下的促进型立法:何以产生与何以促进 | 2025-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