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教师情绪劳动的数字化转型——教师数字情绪劳动的构想阐释与实践初探

摘要: 教师需综合进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情绪劳动,且由于教育的人学属性,教师的情绪劳动尤为重要。教育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的小切口行动需要、数字与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求和教师情绪劳动数字化拓展转型的实践回应等动因推动了教师情绪劳动数字化转型变革,教师数字情绪劳动应时代、技术和实践而生。教师数字情绪劳动兼具教师数字劳动和教师情绪劳动的基本属性,与教师传统情绪劳动相比,具有相似特质,也在场景、时间、空间、工具、状态、展现方式、受众、规则、监督、雇佣关系、地位和报酬等诸多维度具有差异特征,并将带来系列相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于已然存在、有待揭示和需要引导的教师数字情绪劳动,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思考教师数字情绪劳动实践引导策略,促进教师数字情绪劳动合理表达和生动展现,以教师数字情绪劳动助力师生共生共长,实现美好教育生活。

版本历史

[V1] 2025-02-21 21:17:58 PSSXiv:202502.01159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5
  •  下载量3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