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以西藏G村和N村为案例,对比分析西藏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村无法消化过于庞杂的基层事务,推动治理单元上移,探索出科层制+网格化的治理模式;经济较为落后的乡村由于要素流失引起治理秩序失调,推动治理单元下沉,探索出“1+1>2"的治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乡村都发挥了自身主体性,不断探寻乡村治理的有效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形成了刚性制度,提高了乡村治理实效。
[V1] | 2025-03-03 18:12:33 | PSSXiv:202503.00156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考察 | 2025-04-24 |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建设意蕴 | 2025-04-24 |
3. 用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5-04-22 |
4. 乡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支撑、实现困境、实施路径 | 2025-04-22 |
5.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渊源、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 | 2025-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