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政绩考核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了政绩考核及机制设计在干部行为和国家治理中的逻辑特征与影响机制。然而,学界关于基层创新实践破解干部“躺平”和考核难题的研究较少。基于K县“工分+排名”基层干部实绩考评的单案例分析,提炼出“能力甄别-声誉效应--遵从成本”理论分析框架,即提供多元化能力组合、隐性激励机制以及问责成本具体化、定量化,来理解政绩考核机制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中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为更好发挥政绩考核机制的“指挥棒”作用,需进一步科学优化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以“能力指标”多元化应对考核目标多元化;建立可操作化的容错纠错机制,通过构筑“容错边界”降低问责与遵从成本:落实考核结果运用,畅通能上能下渠道。以生动案例呈现出在常规任务情境下政绩考核机制创新对基层干部的激励作用,有助于丰富破解“为官不为”治理困境的学术思考,为优化干部评价考核机制提出对策建议,为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V1] | 2025-03-06 16:09:52 | PSSXiv:202503.00298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2. 部门博弈、制度同构与干部人事安排——来自地方文旅机构改革的证据 | 2025-04-25 |
3. 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 2025-04-25 |
4. 城乡融合背景下休闲型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研究———基于空间三元辩证理论的视角 | 2025-04-25 |
5. 中国云南与老挝跨境腐败治理比较研究:基于PDCA循环法的视角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