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体例结构、内容分布、呈现方式、习题设置等方面,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图形与几何”领域进行文本分析和量化统计,发现在体例结构上,单元标题和节标题明确体现了学习主题和学习活动,栏目设置丰富有趣且方式多样。在内容分布上,“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占“图形与几何”的五分之四,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当分段、螺旋上升。在呈现方式上,概念或原理主要通过生活实例、益智游戏、趣味故事引入,借助“情境+问题串”生成,再用数形结合方式、自然语言和符号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表述;数学文化呈现以人文艺术、现实生活内容为主,以数学史、科学技术内容为辅。在习题设置上,习题数量随年级逐渐增加,习题背景以生活情境和数学情境为主,以文化情境和科学情境为辅,习题类型主要包括操作题、计算题、活动题。据此提出以下教学启示:第一,宏观把握教材呈现的体例结构,充分发挥各栏目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第二,设计基于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第三,积极创设适切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第四,探索微课、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落实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V1] | 2025-03-10 09:37:25 | PSSXiv:202503.00673V1 | 下载全文 |
1. 教育智慧:AI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 | 2025-04-26 |
2. 大学生数字劳动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 2025-04-26 |
3. 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困境与行动逻辑 | 2025-04-26 |
4.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2025-04-26 |
5.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 | 2025-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