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通过顶层设计,总结历史经验,搭建活动场域,培养文艺队伍,最终形成了通过举办晚会进行娱乐抗战的模式。晚会面向中共内部、国民政府、民主人士、国际人士、群众等不同社群,类型多元、具体,形式自由、民主,内容充实、丰富,成为中共发展抗战文化、承载革命符号、输出革命形象的意识形态舞台。晚会坚持抗战本位、历史本位、人民本位,既密切干群与军民关系,加强与国际及民主人士交流,进行全方位抗战动员,又塑造革命正统,争取抗战话语权。晚会将娱乐场域变为抗战场域,将夜间时空变为抗战时域,同时也延展了中共革命动员的时空范围。
[V1] | 2025-03-24 22:38:52 | PSSXiv:202503.02291V1 | 下载全文 |
1.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印度尼西亚卫生外交研究的冷战视角:现状、意义及反思 | 2025-04-25 |
2. 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938一1948) | 2025-04-22 |
3. 略论民国时期会计师服务收费思想与实践 | 2025-04-22 |
4. 近代华资银行信息能力建设考略(1919一1937) | 2025-04-22 |
5. 理想与现实:近代中国在东北地区自有路港系统的竞争力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