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或者各地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出现一方语言的词汇被对方语言音写使用、在对方语言中以音译的形式广为流传的情况。中国古代的一些北疆民族没有形成文字,或者现在已经融入其他民族,他们的语言部分消失或者全部消失。这些民族与汉族交往,在汉文古籍中留下了以汉字音写的内容。各民族的语言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其他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可以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交流,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保护并且得以传播。以汉语音译其他民族的语言,能够促进各民族交往,增进理解和尊重,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以其他民族的语言来音读、音写汉语内容为切入点,分析音译学之中以非汉族语言来音读、音写汉语的重要性,及其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V1] | 2025-03-31 13:45:04 | PSSXiv:202503.03854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考察 | 2025-04-24 |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建设意蕴 | 2025-04-24 |
3. 用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5-04-22 |
4. 乡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支撑、实现困境、实施路径 | 2025-04-22 |
5.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渊源、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 | 2025-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