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提出的民族创新理念,是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前进目标与工作标准。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息息相关,运用渐进决策模式对其梳理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识别民族发展的潜在风险,设立民族教育司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发阶段;二是明确民族意涵,将共同体意识嵌入各级各类教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阶段;三是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政策为主体,语言文字、教材管理、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政策为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阶段。其演变逻辑是在原有民族教育政策上逐渐明确政策目标,构建包含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中华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形成多方联动的嵌入式政策执行机制。这种渐进式政策制定模式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与现有的教育成果,同时也存在权责分散、执行不到位的可能。
[V1] | 2025-03-31 13:45:22 | PSSXiv:202503.03870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考察 | 2025-04-24 |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建设意蕴 | 2025-04-24 |
3. 用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5-04-22 |
4. 乡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支撑、实现困境、实施路径 | 2025-04-22 |
5.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渊源、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 | 2025-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