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题记:罗浩(HaroldRoth)是美国布朗大学宗教学和东亚学系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早期中国哲学和宗教、道家与道教、古代中国文献、沉思体验心理学,出版了《<淮南子>文献研究》《原道:<内业>与道家神秘主义的基础》《葛瑞汉<庄子>内篇指南》《道教身份:宇宙观、传承和仪轨》《<淮南子>:西汉中国的政治理论及实践指南》等著作,另在《哈佛亚洲研究》《美国东方学会会刊》《早期中国》《道教资料》《亚非学院学报》《中国宗教》《中国哲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关于道家、道教、中国古代文献的论文30多篇,对中国哲学和宗教的研究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对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情有独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霞于2011年5月27日对罗浩教授进行了采访,以下是这次采访的具体内容。
[V1] | 2025-04-01 14:40:07 | PSSXiv:202504.00162V1 | 下载全文 |
1. 信息哲学研究的四条进路 | 2025-04-24 |
2. 艺术与审美的离合及本体重构 ——兼论艺术泛化时代的定义可能 | 2025-04-25 |
3. 绝对自然与适度生存 | 2025-04-22 |
4. 如何理解现代个体的人权——再思哈贝马斯的双重批判与主体间性重构 | 2025-04-22 |
5. “无用共通体”:南希对共同体的“政治式回撤”及其理论效应 | 2025-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