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市地下管线安全成为决定城市能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备受政府和学界关注,但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能否提升城市地下管线安全仍是亟须研究的重要话题。文章利用全国各省市2018年4月一2020年9月的月度微观数据和百度搜索指数等数据,采取有序Probit模型分析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对中国城市地下管线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监督对地下管线安全作用主要体现在低风险等级领域,政府监管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监督的中高风险等级的效果不足问题。同时,政府监管手段和强度应有的放矢,将高强度政府监管资源重点分配在高风险地区,不能进行简单“平均化”处理,否则将削弱政府监管效果。通过异质性分析,建议政府应该以空间分布和事故类型实施分类监管策略,避免超前投入大量监管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V1] | 2025-04-01 19:59:56 | PSSXiv:202504.00293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2. 部门博弈、制度同构与干部人事安排——来自地方文旅机构改革的证据 | 2025-04-25 |
3. 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 2025-04-25 |
4. 城乡融合背景下休闲型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研究———基于空间三元辩证理论的视角 | 2025-04-25 |
5. 中国云南与老挝跨境腐败治理比较研究:基于PDCA循环法的视角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