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技术逻辑、言语思维、社交驱动、文化消费的共同驱动下,人们进入了数字逻辑支配、符号外壳下的“数字口语文化时代”。基于移动界面承载的多符号意义系统及其时空交错的拟像空间,口语,突破了以往人际和大众传播的时空限制,被推置数字空间,成为联结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媒介物。同时,声音与图像、文字、表情等多符号体系融合一体,这种承载多模态意义系统的新形态话语文本,移植了日常生活的交流模式,以多模态、微距视角、情境化、故事化等特质建构了“口语化”的外在表征。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口语化的表征,理论来源及文化风险。
[V1] | 2025-04-07 10:25:16 | PSSXiv:202504.00784V1 | 下载全文 |
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 | 2025-04-25 |
2. 全媒体时代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与超越——基于小红书“TikTok难民”事件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 2025-04-21 |
3. 激励广告规训了谁?一项数字时代广告劳动的控制研究 | 2025-04-18 |
4. 民国初期江南城市报刊的“地方性”实践——基于绍兴《越铎日报》(1912-1927)的探讨 | 2025-04-18 |
5. 人工智能知识传播下的新阅读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2025-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