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共治”是中国城市社区主要的治理模式,但在社区日常事务的具体实践中,其有效性如何实现仍有待深入讨论,学界亟须对多个治理主体之间合作机制的形成与动作进行分析。以上海市星辰小区为典型案例,从组织社会学的网络视角出发,通过混合研究的思路,采用整体网分析、内容分析和质性访谈等研究方法,可以对多主体的合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基层治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分责性网构”,即由居委会、业委会、活跃党员、楼组长、志愿队伍、文娱团体以及偶尔参与治理的普通居民所构成的社区决策网络。该网络呈现职责分工明确和动态变化的特征,并依靠强关系所构成的人际关系进行互动和整合。案例表明,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多主体的职责分工和上下互动,其中,熟人关系转化为具有公共性的信任关系是提升治理有效性的关键。
[V1] | 2025-04-07 10:27:16 | PSSXiv:202504.00868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饭圈”乱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2025-04-24 |
4.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5.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