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党和政府实施社会治理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如何基于国家政治生态推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一项重要议题。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人人平等观、主观能动性、人权发展观亦为社会工作所倡导,社会工作吸纳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与国家治理的协调共进,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与居民需求深度契合,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效能,建议通过强调价值理念的交流与融合、推动话语体系的转化与普及、强化实务方法的互学互鉴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建设成效。
[V1] | 2025-04-10 09:35:54 | PSSXiv:202504.01350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饭圈”乱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2025-04-24 |
4.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5.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