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Sinology形成一个学科,并逐渐发展,但其涵盖的范围远不止于对汉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研究。早期的“Sinology”不仅包括汉语文学,还涉及蒙古语、满语、藏语等与彼时欧洲共时的清代中国的多语言文化。因此,将Sinology等同于“汉学”,这种理解是对其内涵的简化与误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西方民族语文学和东方学的兴起,Sinology作为西方东方学的一支而兴起,它是对清代中国多民族语言、文献、文化的研究。尽管在当代人文学科的分化中,Sinology逐渐失去其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但在中国,Sinology却经历了一次重生,近40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中国学者在引l人西方汉学成果时,常常忽视了Sinology与现代的“中国研究”之间的根本差异,我们今天对西方汉学的理解缺乏对其历史发展轨迹的考察。
[V1] | 2025-04-14 21:21:54 | PSSXiv:202504.01871V1 | 下载全文 |
1. 马克思主义生态批评理论建构 | 2025-04-25 |
2. “红色文学”维吾尔文翻译与出版机制的三重赠变与共同体形塑研究(1949-2000) | 2025-04-25 |
3. 林森海洋文学创作的诗学反思 | 2025-04-25 |
4. 民国新文学史家笔下的桐城古文 | 2025-04-25 |
5. 小说著译互动与现代小说发生——试论小说家译者的主导性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