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同和:中华传统美育的核心观念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 中华传统美育以“同和”为核心观念,贯穿天人、群己与身心的和谐统一,形成独特的伦理教化体系。以《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为理论基点,“同和”思想融合史伯“和实生物”的多元共生观与儒家礼乐相济的实践路径,强调通过艺术调和自然秩序、社会伦理与个体心性。相较于西方美育对个体自由的追求,中国传统美育更注重“礼辨异,乐统同”的互补机制,以“天人合一”为终极目标。现代社会中,“同和”理念展现出多维价值:在素质教育中,通过情感教育与创造力培养促进“全人教育”;在社会层面,以艺术共情弥合价值差异;在生态维度,依托“天人合一”哲学拓展为生态美育资源。然而,当代美育面临理论与实践割裂、技术工具理性泛滥等挑战,需通过“五育融合”、非遗活化及数字媒介的伦理重构,推动传统智慧的现代转化。作为中华美育的精神内核,“同和”思想不仅为全球现代性困境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更通过培育兼具人文关怀与生态意识的“生活的艺术家”,为人类和谐生存注入持久活力。

版本历史

[V1] 2025-04-14 21:22:34 PSSXiv:202504.01886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50
  •  下载量16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邀请专家评阅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