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DEA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3-2015年中国交通业的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IGVAR模型分析了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内部驱动和外部冲击效应,以探究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驱动因子及其动态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略高于采掘业、制造业及水电燃气热力生产供应业,但显著低于农林渔牧业和建筑业;从行业内部的驱动因素看,交通业经济规模和技术进步对于自身碳排放效率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但能源结构效应不显著;从行业间的关联效应来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经济规模、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对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冲击效应均较为显著,其他行业的影响效应则相对较小;在对交通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方向上,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效应均为正向,建筑业的经济规模与能源结构效应为正,制造业则表现出负向效应。为了提升交通业碳排放效率,应建立行业内节能减排与行业间共同而有区别的碳减排责任分摊机制。
[V1] | 2025-04-23 09:28:47 | PSSXiv:202504.02696V1 | 下载全文 |
1. 死亡教育理念缺失与中国老年人的文化调适路径研究 | 2025-04-23 |
2.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机制与宏观经济稳定——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的研究 | 2025-04-23 |
3. 股市相关结构:动态演化过程与稳定性特征——基于随机矩阵理论与偏相关系数矩阵方法对中国2015年股灾的分析 | 2025-04-25 |
4.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民众生态彩票购买偏好研究 | 2025-04-23 |
5. 非线性货币政策操作下的政策效果模拟 | 2025-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