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详情

化零为整:写刻转型与唐宋别集形制演变

摘要: 唐宋之际书籍形态的写刻转型,导致了文本流通模式由零散到完整的转向。写本时代别集的种种形制特征,如“姓名+集”的制名方式、以传为序的集序风格,以及每卷之前附有目录,篇题之下标注数量或次第等,其实均有应对零散式文本流通环境的功用,并在完整型文本样态的刻本中逐渐消隐。南宋以后完整式文本的流行推动了别集编纂的求精化与流传的稳定化,且使其体例趋于规范、内容得到扩充及深化。文本形态的化零为整,导致书籍生产、传播、保存与阅读方式皆产生相应变化,并引发知识积累与传承方式的变革,促成了文学生态的重构。通过考察北宋前后刻本的应用范围、生产主体和书籍形态,可以对写刻转型在宏观与微观层面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

版本历史

[V1] 2025-04-24 09:47:49 PSSXiv:202504.02932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在线阅读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
  •  下载量0
  • 评论量 0
评论
分享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