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数字乡村的建设路径已成为乡村振兴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议题。文章基于“内生激活+复杂适应”分析框架,深度分析鲁南朱村数字乡村发展的实践案例。研究发现:朱村的数字乡村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探索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在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上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朱村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包括资金缺乏、主体间责权不清、人口老龄化以及数字鸿沟。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在宏观层面,建立主体一环境的交互适应机制;在微观层面,构建单一主体的适应机制。
[V1] | 2025-04-24 09:48:26 | PSSXiv:202504.02980V1 | 下载全文 |
1. 场域理论下监狱“科室”民警和“监区”民警的职场冲突与调适 | 2025-04-24 |
2. 低生育率背景下培育我国新型婚育文化路径研究一一以黑龙江省为例 | 2025-04-24 |
3. “饭圈”乱象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 2025-04-24 |
4. 中国2000-2020年出生性别比变动规律及其政策启示 | 2025-04-24 |
5. 乡村文化何以振兴? ——以“双轨”治理为视角 | 2025-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