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益性岗位政策开始在城市实行,在化解困难人群就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精准扶贫的提出开启了其政策场域从城市到农村的转变。基于政策梳理与实践调研,将中国公益性岗位政策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驱动机制、变迁逻辑及功能拓展。研究发现中国公益性岗位政策在国家意志和农村需求两方驱动下开始进入农村,与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农村治理困境发生碰撞,发展出福利、服务和治理三种政策功能,呈现“色散式”变迁的特征,形成了“功能拓展一制度进化一目标升级”的良性互动循环。
[V1] | 2025-04-24 09:48:49 | PSSXiv:202504.02988V1 | 下载全文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 | 2025-04-26 |
2. 部门博弈、制度同构与干部人事安排——来自地方文旅机构改革的证据 | 2025-04-25 |
3. 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 2025-04-25 |
4. 城乡融合背景下休闲型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研究———基于空间三元辩证理论的视角 | 2025-04-25 |
5. 中国云南与老挝跨境腐败治理比较研究:基于PDCA循环法的视角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