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层善治能力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减轻基层负担与筑牢基层基础的合理均衡将关系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效性。作为联结政府与社会的治理前沿,基层组织通常承担公共政策对象和政策执行者的双重角色。由于基层治理模式、治理体系以及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筑牢基层基础与减轻基层负担在边界内容、执行力度、短期安排与长远布局等方面存在值得关注的张力。这对新时代国家治理转型以及基层治理现代化产生了不利影响。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减轻基层负担与筑牢基层基础相统一,注重构建和完善权责利相匹配的基层治理模式与党建引领条块协同的治理机制,重视问责与激励的合理均衡,重构秩序与活力兼备的基层社会,积极探索基层善治目标有效达成、治理资源节约高效以及社会充分认可的治理之道,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向上整合、向下减负以及上下交互赋能的多重治理目标,进而驱动国家善治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V1] | 2025-04-27 08:36:35 | PSSXiv:202504.03328V1 | 下载全文 |
1. 百年工运与工会发展及天津特色街镇工会创新建设研究 | 2025-04-26 |
2. 中国一东盟国际警务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 2025-04-25 |
3. 进攻性人工智能的道德考量与全球治理 | 2025-04-26 |
4. 澜湄区域反腐败合作经验与成就 | 2025-04-25 |
5.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美英智库对中欧班列的形象建构 | 2025-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