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东吴学术》
摘要:“科幻网文”既是网络文学语境中的“类科幻”创作,也是科幻文学对网络文化的主动适应。“科幻网文”的创作转化了科幻文学的想象经验,将科学描写、未来想象、乌托邦叙事回收至日常经验和新媒介语境之中,进而从两大方面拓展了传统的主流乌托邦叙事:一是对既往乌托邦叙事的弱化,二是对乌托邦文化精神的强调。“科幻网文”以文明的多样性取代了科幻文学的科学认识论,展现了对“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想象。“命运共同体”既是乌托邦想象的未来,也是未来乌托邦的文化表征,在这一点上,“科幻网文”体现出将乌托邦想象与文学叙事相结合的先锋姿态。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08-08 合作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前出塞》和《后出塞》的创作时间旧注多有歧说,根据内容判断这两组诗当作于安禄山起兵到关中失陷之前,两组诗歌的创作时间相隔不远。突发的战事引起了杜甫对出塞、军事等问题的反省。杜甫放下士大夫的身份意识,自觉地站在从军者的立场上叙述出塞的经历,深入探寻出塞作战的心路历程,并对当时流行的建功受赏传统观念作了冷静的反思,对战争的真相做出了直接判断,这是杜甫对乐府诗歌艺术特色和社会功能的独特理解。旧注认为《前出塞》是为哥舒翰备吐蕃而发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如果按照诗史互证的思路来推求,杜甫笔下的出塞指向是西州为中心的安西北庭区域。但是杜甫本人从未有过出塞西域的从军经历,友人岑参从军西域的经历及其所作诗歌,可能对他合理掌握写实与想象之间的艺术张力提供了借鉴。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文史哲》
摘要:在古代宗法制中,每个人因其特定的伦理角色,都无法以单纯的身份或零度的立场来谈论“君亲”的行为过失,《论语》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和《春秋公羊传》中“隐”的书法义例,都说明“隐”有“不言”之“隐”和“不忍”之“痛”两方面内涵。因此,“隐”也就成了一种特殊的言语方式,强调伦理情感的内在之诚对言语行为的制约和调节,当孝子和宗臣蒙受君亲的伦理过失和政治过失时,只能通过隐而不发的方式抒发自己的隐忧,表达自己的道德立场和伦理担当,这些现象在《诗经》和相关诗歌作品的内容与抒情方式上也有所反映。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发布时间: 2024-09-19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早期神话遗失的过程通常被称作“神话史实化”或“神话史实说”。然而,《尧典》的共工与洪水故事展现出中国独特的“颠倒的神话史实说”,因为没有任何中国神话可以被称作被遗忘了的中国历史,只有一部被假定保存完好的古代中国历史。中国独特的“颠倒的神话史实说”的真正重要之处并不在于历史是否变成了神话,或者神话是否变成了历史,而是在于历史与神话之间的区别已被抹除,因此,神人之间的区隔也已消失。这正是古代中国宗教和神话的特征,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1-23 合作期刊: 《基督教文化学刊》
摘要:The novelist is not a theologian or a philosopher, but within the enclosed world of Victorian fiction the matter of theology, the issue of theodicy and the nature of good and evil are examined after the disappearance of God. In the fiction of Dickens, this contention is explored together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ader as stories are told. Thackeray,unlike Dickens, refuses his readers the convenience of an authoritative narrator, demanding of them instead, a sense of humour and a sense of the writer’s employment of hyperbole in his fictional ‘rhetorics’. Thomas Hardy’s stories don’t pretend there is a God who can answer all the questions,and let readers make their choices. Henry James’ novels resist solution but show us a world in a consciousness from which there is no escape. While theology may sometimes hamper the reader of fiction, in Victorian novels God may be absent while deeply theological issues remain to be explored and responded to.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文史哲》
摘要:众所周知,郭店出土的三组竹简包含了《老子》的文本,但其中未见传世本《老子》后十五章的内容。详细考察《老子》后十五章,会发现它们阐明了一种与郭店竹简材料迥异甚至相反的融贯哲学立场。后十五章的基础在于“恒与善人”的人格天,《老子》其余诸章明确拒绝了这种观念。后十五章推崇使用惩罚,而无意于质疑语言或道德范畴,也不关注自我修养的内在实践。蕴含在《老子》后十五章中的背景性论证对于诠解《老子》,尤其是对于区分所谓的“宗教性”读解与“哲学性”读解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12-18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数字人文领域的演变同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的演变以及相关学者的不同态度并行不悖。自其伊始,学者们就一直在争论数字人文可否被视为一门新的学科,以及能否算作一场革命。大约20年前,早期的“人文计算”演变为如今的数字人文,数字信息技术及其在人文学的应用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专门的学术课程应运而生,从而为饱受争议的数字人文的学科性增添了理据。文章介绍了相关学术争论,区分了早期状况与最新动态,进而试图将此过程归入科学革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