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比较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摘要: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化互鉴需求的驱动下,我国与中亚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不断增强,取得丰硕成果。与此同时,双方的合作之路并非坦途。由于中亚地区局势复杂多变、中国教育品牌竞争力受限、高校跨境合作存在风险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我国与中亚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受到一定的阻碍。伴随我国与中亚合作关系的提质升级和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求,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已成为双方共同的愿景与需求。我国需要从顶层设计、品牌打造、高校参与、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出发,探索与中亚高等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化路径。
分类: 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积极推动高校海外分校发展。俄罗斯高校在中亚地区的海外分校数量较多,运营情况整体良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高等教育资源供需关系稳定,在该地区的俄罗斯高校海外分校不仅获得了俄罗斯和所在国政府的共同支持,而且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和管理制度体系,在跨国办学和管理中实现了全球整合与当地响应的动态平衡。中亚地区俄罗斯高校海外分校的发展经验表明,海外分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国家支持和政府间合作,而且需要准确把握当地需求,融入当地社会,才能实现海外分校的可持续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近年来, 中国劳动者的教育错配情况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上不可忽视的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2020 年数据, 构建固定效应模型, 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劳动者教育错配的影响, 并对上述影响的传导机制及对不同群体的异质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 (1) 互联网使用可以减少劳动者的教育错配; (2) 互联网使用有助于信息获取及社会资本增加, 由此减少劳动者的教育错配;(3) 互联网使用对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现象均有缓解作用, 且更有利于减少包括女性、低社会经济地位和农村劳动者在内的特定群体的教育错配情况。这体现了互联网使用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提升就业公平层面的积极意义。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境外办学是中国升级高校国际化发展、扩大和深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兴战略。 高水平大学作为中国具备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国际化办学经验、较高国际认可度的一类院校,率先开展了探索性、创新性的境外办学活动。 本研究以中国开展境外办学的10所高水平大学为对象,分析其办学模式和特征,以期为高校提升境外办学质量、国家构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中国高水平大学已发展出完全独立机构办学、半联合机构办学、完全联合机构办学、半联合项目办学、完全联合项目办学五种模式。 不同办学模式在机构运行与管理、课程设计与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学历认证与学位授予、办学活动监管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征。 总体来看,中国高水平大学境外办学以机构类为主,学科结构与办学层次多样,强调搭建融合性资源支持体系,并且通过完善区位布局以响应教育对外开放发展战略。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0-06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实践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 本文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利用 2021 年“中国研 究生培养质量调查项目”的调查数据,就实践导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发展影响作用 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与没有实践导师的研究生相比,实践导师对研究生的能力发 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对于不同类型的能力发展影响系数存在差异;与校内实践导师相 比,来源于校外的实践导师对于研究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与其他学科相比,管 理学和医学专业的实践导师对于研究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在控制其他条件后,实 践导师的指导频率与研究生的能力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实践导师对学生能力发展 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在职业技能和行业知识方面的指导。 结合研究发现,文章提出要进一步 扩大实践导师来源,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和促进导生互动交流等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