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供应链管理》
摘要:广西北部湾港航物流与湾区经济协同发展,是新时代下广西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选取北部湾2010一2021年的相关指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测算出北部湾港航物流与湾区经济中各指标的权重,并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北部湾港航物流与湾区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三个态势稳定增长,并最终达到了优质协调阶段。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发现两个系统各项指标关联度普遍超过0.6,关联性较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探寻云南省和越南的贸易潜力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云南省和越南2010—2021年的贸易状况。其次,根据影响云南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选取GDP、汇率等11个指标,收集指标2001—2021年的数据,形成一个时间序列,以分析云南省与越南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云南省和越南之间属于贸易潜力巨大型,双方贸易发展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需云南省和越南共同努力发展双边贸易。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工程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实施,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港口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指标与数据,构建港产城融合水平综合发展指标,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港产城融合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产城融合的提升方向。研究表明:防城港、钦州、北海3个城市的港产城发展水平状况存在不同,港产城融合水平以磨合型为主,存在融合水平不平衡不均匀的现象,城市发展成为主要阻碍港产城融合水平的因素。基于各城市的经济基础、自然环境、资源配置和制约因素,本文提出对广西沿海城市港产城融合的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结合GIS可视化技术,具体研究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在时间格局演变上,2011—2020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上升趋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辐射强度和空间集聚能力不断加强,但城市群整体发展不协调;(2)在空间格局演变上,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东部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城市交通通达度较低,逐步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近年来,广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及利用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现状,搜集和整理2010—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广西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得出广西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制成品出口的影响最为显著的结论,并据此从产业集聚、技术溢出、政策法规三方面提出建议,以供行业参考。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科学有效的成员企业合作既是港口一腹地供应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之基,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特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活力之源。基于既有文献、实地调研和协作系统理论,设计港口一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研究假设及其测量变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这些因素对港口一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合作意愿、预期收益、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学习能力对港口一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组织结构>合作意愿>业务流程>学习能力>预期收益,其中组织结构对合作效率影响最大;合作意愿在预期收益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业务流程在组织结构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前者的中介作用占比略大于后者。因此,港口一腹地供应链要通过增强成员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凝聚成员企业的联盟共识、促进成员企业的公平合作等途径,切实引导和增强港口一腹地供应链成员企业合作意愿;科学合理设定预期收益,平衡和增进经济收益、品牌效应及政策收益;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并向着有机型、竞合型、灵活型、开放型合作组织迈进;提升成员企业的响应速度、资产利用率,并加快商品(货物)在成员企业之间的流转速率,着力于港口一腹地供应链业务流程改进及再造;强化提升包括知识搜寻、内化吸收、创新创造等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驱动整个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28 合作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摘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供应链发展战略是改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生态、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供应链理论和效率理论,引入组织认同中介变量和差序氛围调节变量,利用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港口-腹地供应链问卷调査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拔靴法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供应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能通过科技赋能、产品创新、服务延伸等助力供应链效率变革;组织认同在链主企业创新能力与供应链效率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间接影响供应链效率;差序氛围不仅负向调节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组织认同的直接影响,而且负向调节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对供应链效率的间接影响,即当差序氛围淡时,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对供应链效率的间接效应更加显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把供应链效率变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力培育激发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创新引领作用、链主企业与非链主企业的一体化联盟作用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差序氛围的规范作用,为供应链效率变革提供新动能、营造新生态。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北部湾港合并以来,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是我国重要的出海通道,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门户港。为了准确把握北部湾港物流综合竞争力水平,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法,对北部湾港的三个港口进行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计算排序,从而更好地根据港口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各港口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北部湾港的综合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竞争力排名第一的是钦州港,且综合竞争力评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两港;防城港排名第二,北海港的竞争力评价值排名最后。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第一,继续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智能数字化港口建设;第二,促进临港产业发展,提高港产融合程度;第三,加强北部湾各港口之间的协作,提高总体港口的物流竞争力。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国际化水平优先,具有天然的发展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枢纽。本文通过构建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两个系统的评估指标,利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后,再构建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根据耦合协调度等级评价标准对两系统进行等级评定。研究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整体协调等级处于轻度失调状态,离高度协调状态还有较大差距,且湾区内各港口间存在较大差异,耦合协调度指数最高的为中国香港。针对以上分析,文章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港口的软硬件建设,提高对外贸易开放度;(2)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协作,提高整体竞争力;(3)加快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的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文章选取2002—202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GDP指标的各项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和VAR模型,具体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联系、动态关系和贡献程度。研究发现:(1)在灰色关联度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GDP的灰色关联度在0.6以上,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具有比较高的关联程度。(2)在脉冲响应函数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GDP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且具有即时性,但是后期的影响作用会逐渐趋于稳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的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在方差分解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较快,在第10期贡献率较高。由此,文章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本国经济的协同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发布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龙头,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关系对广西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测度2012—2021年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加工贸易产业耦合协同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对外贸易产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区域内对外贸易与港口物流耦合协调基础薄弱,但基本处于稳步上升状态;两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各阶层耦合协调度区间皆有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