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第三方评估的发展现状与前瞻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7

    摘要:[目的/意义] 通过对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第三方评估的现状及策略分析,推动第三方评估的高质量发展,保障政府购买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方法/过程]首先,梳理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第三方评估发展的政策文件,以及第三方评估的实践历程;随后,分析第三方评估的各类评估模式,总结出第三方评估的实践特征,包括评估对象主要是县区级图书馆和公共阅读空间、评估机构大多是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评估环节基本是结果评估等。[结果/结论]第三方评估整体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其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进一步强化评估经费的保障责任、培育壮大评估机构市场、开展需求评估和过程评估。

  • 乡村山水:基于生存、象形、诗意栖居的人文考察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4-07-15

    摘要:以千年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乡村有其特殊的历史方位,中华文明的兴起和传承很难与乡村为代表的“山水”观念分开。如果说中国文化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通过“山水”观念来表达和塑造,其与人文地理的深度关联是亲近的、紧密的。山水人文观念肇始于先民生存之需要,启发于山水象形之意象,定型于地理人文之形胜。山水“因形见义”,隐含着中华文明最初的人文意蕴。山水作为人文地理标识,以“书”的形式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和“法天乐道”的生存旨趣。山水与人文互为表里、互为依存,表达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存哲学。新时代,合理阐发乡村山水的人文意象依然有它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 乡村山水:基于生存、象形、诗意栖居的人文考察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07-09

    摘要:以千年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乡村有其特殊的历史方位,中华文明的兴起和传承很难与乡村为代表的“山水”观念分开。如果说中国文化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通过“山水”观念来表达和塑造,其与人文地理的深度关联是亲近的、紧密的。山水人文观念肇始于先民生存之需要,启发于山水象形之意象,定型于地理人文之形胜。山水“因形见义”,隐含着中华文明最初的人文意蕴。山水作为人文地理标识,以“书”的形式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样法和“法天乐道”的生存旨趣。山水与人文互为表里、互为依存,表达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存哲学。新时代,合理阐发乡村山水的人文意象依然有它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 农旅融合减缓农村贫困机理与实证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构建农旅融合减缓农村贫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匹配CFPS微观数据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数据,测算农村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进而采用包含交互效应和中介效应的Probit、Tobit模型,从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两个层面验证农旅融合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内在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农旅融合能够减缓农村收入贫困,但其减缓农村多维贫困效果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旅融合减缓农村收入贫困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其对农旅融合减缓农村多维贫困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农村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和人均资本是减缓农村收入贫困的重要传导机制,但其对农村多维贫困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因此,在深入发展农旅融合时,“因症施策”“多措并举”方可有效减缓农村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与实践——以江西省寻乌县、资溪县试点为例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2-03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江西省寻乌县、资溪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案例,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路径、模式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归纳演绎法分析不同案例异同点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市场-政府混合型路径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其中市场-政府混合型路径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寻乌县和资溪县案例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中的不同模式,本底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出现不同模式的主要原因;当前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进程中,存在投资时间过长、生态修复产品交易平台缺失等问题。据此,建议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中,建立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推动政府间的政策联动与资源整合、鼓励多样化的市场交易模式和制定个性化的价值实现路径,进而推动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