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时间: 2025-04-07
摘要:山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前,山西传统民歌的政治教化功能已逐步弱化甚至缺失,娱乐功能庸俗化现象仍较严重。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开辟山西抗日根据地之初即注意到民歌在宣传政策、动员民众、移风易俗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并通过“旧调填新词”实现山西民歌的简易再创作。随着战争与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大批音乐干部和音乐人才从延安和全国各地的到来,山西抗日根据地的音乐组织愈加完善,音乐教育更加普及,音乐创作进一步专业化。然而,直到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山西的民歌创作一直摇摆于“大众”与“专业”两种创作方向之间,充满了两难与曲折,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机遇。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视听理论与实践》
摘要:邵艺辉导演、编剧的电影《好东西》自上映以来,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广泛好评。影片中的导演特质、角色构思、艺术呈现等多个方面都值得深入分析和探讨。同时,将山西籍导演邵艺辉与近年来从山西走出的青年导演毕赣、李睿珺的作品风格进行简析,以期为山西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视听理论与实践》
摘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传统的视听教育模式遭遇了知识中心化理念与技术适配性的双重挑战。本文意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对高校全媒体视听人才教育的创新需求及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教师角色重构与培养框架设计方面的应用与挑战。AIGC技术的多模态模型开发和优化,使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得到显著提升,包括个性化学习、动态生成教学内容、整合智能化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变革。文章提出通过结合AIGC技术,重构教师角色,设计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全媒体视听人才培养框架,实现教学模式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希望为高校教育创新提供系统的战略导向。
分类: 历史学 发布时间: 2024-08-08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以客观生活状况而言,刘大鹏的生活质量呈现了上升、停滞、逐渐下降的变化样貌。从主观感受而言,刘大鹏体验了获得感、欢愉感、失意感、悲苦感等复杂的生活感受,对生活与事业的失意和不适贯穿了其后半生的大部分岁月。导致刘大鹏生活质量变化的因素不是单一的,社会变革与个人因应发挥了主要作用。经历社会剧烈变迁时,个人应以开放积极且顺应历史潮流的心态应对客观变化造成的生活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