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5-04-22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 “记忆”是当下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有关记忆的研究逐渐从关注个体记忆转向集体记忆,城市叙事与记忆的关系也随之演化。集体记忆是城市叙事的源泉,它从主题、视角、立场等多方面对城市叙事产生影响,对集体记忆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城市叙事感染力,更能唤起使用者的情感记忆与共鸣;而在数字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生、传播与城市叙事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城市作为物质空间与文化符号的集合体,其叙事方式正被数字技术深刻重塑。电视剧《繁花》的热播,让上海备受瞩目,也让人们对原著的关注热度不断攀升。小说《繁花》以碎片化、多线性、方言化的叙事方式重构上海的城市记忆,其独特的文本美学为理解集体记忆的生成机制叙事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样本,也为数字时代的城市叙事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方法论。这些启发不仅可以拓展城市叙事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还可以增强叙事的互动性、沉浸感和文化价值。通过借鉴《繁花》的独特叙事,海派城市叙事可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逻辑和用户需求,为城市文化的传播和保存开辟新的可能性。本文从集体记忆的载体、记忆重构方式等层面,解析《繁花》的叙事特质,并探讨其与数字时代城市叙事的融合可能,为海派城市叙事创新找寻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视听理论与实践》
摘要:2024年初,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自播出后便成为业界与学界广泛热议的话题。这部改编自沪语作家金宇澄同名小说的作品不只简单地完成了由文学向影像的媒介转化,同时还承载着导演个人对童年上海记忆的情感想象。作品中跨媒介改编中的故事重构,城市迁移中的情感延续以及时间记忆中的互涉对话充分体现着王家卫导演创作一贯坚守的主题意旨与影像风格,使本剧成为国产电视剧创作中兼具故事性、思想性、时代性、审美性的艺术佳作。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视听理论与实践》
摘要:纪录片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研究函待突破简单的案例研究向历史深度拓展,对中国纪录片中国形象塑造的历史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可爱”中国形象从对立向对话的转化,“可信”中国形象从缺失到凸显,“可敬”中国形象从神秘到接近的过程都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程度上丰富着纪录片中国形象的内涵。纪录片“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历史演进为观察纪录片中国形象塑造提供了新的历史维度,为当下纪录片中国形象塑造提供实践指引。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视听理论与实践》
摘要:邵艺辉导演、编剧的电影《好东西》自上映以来,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广泛好评。影片中的导演特质、角色构思、艺术呈现等多个方面都值得深入分析和探讨。同时,将山西籍导演邵艺辉与近年来从山西走出的青年导演毕赣、李睿珺的作品风格进行简析,以期为山西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合作期刊: 《视听理论与实践》
摘要:随着技术进步和投资增加,网剧在2024年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包括类型多样化探索、原创内容重视、跨平台合作与联动、观众参与度提升及监管力度加强等。科幻、奇幻、历史等新类型的出现,使网剧市场上出现了类型融合与杂颗的现象。原创剧集通过工业美学提升和算法分析更精准地满足下沉市场的需求。社交媒体和跨媒体叙事的运用增强了观众互动和沉浸感。监管机构通过内容分级、审核流程和行业自律,保障内容健康适宜,推动网剧市场健康发展。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发布时间: 2025-02-27
摘要:仙道文化广泛渗透于当代电视剧的创作,并对当代电视剧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建构等方面浸染颇深。1983—2004年是当代涉道武侠剧的黄金时代;2004—2016年当代涉道仙侠剧异军突起;2017年—至今当代涉道玄幻剧风靡一时,当代涉道题材电视剧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其中,创作剧本的更新迭代、受众审美趣味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创新、网络文学的发展等,也促进了荧幕由武侠剧,向仙侠剧、玄幻剧发生转向。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摘要:本文以中国爱豆娱乐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在畸形市场环境下的现状、问题根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通过对产业发展中资本运作、粉丝行为、行业监管等多方面问题的分析,揭示产业发展困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市场的过度追捧、资本的无序扩张、粉丝群体的非理性以及行业监管的滞后是导致产业畸形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强行业监管、引导粉丝理性消费、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以及提升行业自律意识。本研究旨在为中国爱豆娱乐产业摆脱畸形发展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5-02-17
摘要:本文以《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离连”情节为切入点,运用叙事分析、文化研究等方法,深入剖析其在人物塑造、军队文化展现及社会价值传递方面的意义。研究发现,这一情节不仅呈现了许三多的成长蜕变,彰显军队深厚文化底蕴,还对当代社会的个人成长、团队协作及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启示,为军旅题材影视作品的深度研究提供新视角。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4-12-30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电视剧是承载文化使命、展现时代风貌、传递价值观念的重要文化产品,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文化载体。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电视剧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国电视剧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为国剧出海“造船扬帆”,促进中外深度文化交流与互鉴;另一方面,由于文化语境差异和西方话语干扰,海外观众对中国电视剧常带有误解和偏见,形成跨文化传播壁垒,如何减少因误解、偏见而产生的发展阻力成为国剧出海议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国产电视剧在出海过程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并以非洲地区为例,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本土化译制和集束化传播,减少文化歧义,形成强大传播效能;发展合拍剧制作模式,将中国故事进行在地化表达,为中国电视剧出海构造丰富的非洲叙事;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创新电视剧叙事手段,构建独具特色的叙事体系。以独特的影像符号系统促进跨文化叙事的展开,不断优化新时代国剧出海整体格局,为提升国产电视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保驾护航。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4-12-11
摘要: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框架,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AIGC)在影像技术中的应用,为人工智能与社会空间关系提供新视角,丰富理论在数字时代的内涵。文章分析AIGC技术如何通过“文生图”和“图生视频”等功能,构建虚拟现实性空间、精神性空间和社会性空间,并探讨了其对影视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AIGC技术在复刻自然性空间、打造沉浸式体验、满足观众想象力消费、传递时代精神、挖掘城市空间文化特质以及构建多重社会性空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期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信息传播新格局中,讲述更加深入和广泛的中国故事。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4-11-21
摘要:“悟空”这一文学形象漫长的经典化过程,渐次建构起多元复合的中华符号。剖析孙悟空这一经典IP的历时性嬗变,既是历史梳理,也是追本溯源,其实质是“小切口大主题”,从悟空之变看中国之变。“悟空”形象的文化寓言性不仅映射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文化发展的深层次脉络,且在与民众的情感交流中激发出强烈的共鸣效应。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发布时间: 2024-09-24
摘要:现象级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以中华音乐中的时代金曲为桥梁,激发了受众的情感认同与身份认同。该节目以港乐季、宝岛季、家年华三个系列为基础打造了音综品牌,在传播者、传播平台、传播互动三个层面上具有较好的文化传播力,其创新特点包括:在视觉上创造舞台与影像的魔法、在听觉上加强声音的魔力与传播、在情感上实现共情共鸣的交流。我国音乐综艺节目应充分借鉴《声生不息》节目里的文化传播与创新,实现多元化探索和高质量发展。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4-09-13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活跃于荧幕之上。近几年,红色影视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许多具有代表性又广受好评的作品层出不穷。影视作品中地域形象的构建与塑造既离不开影视创作者们的深入探讨,又离不开本地区政府机关与社会群体的关注,具有既立足宏观、放眼全国,又聚焦微观、深入地方的重要意义。其中,湖南省在中国红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诸多红色影视作品中频繁出场,成为红色文化塑造的典型形象。因此,研究以湖南影像为对象,以认知传播学为方法,能够从注意、知觉、记忆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探究作为视觉影像的地域景观进入人的大脑刺激、进行经验加工,并引发情感共鸣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影视作品接受者的认知心理提供了可循之法。研究发现:创作者应当丰富曝光、提高评价、引发共情,进而树立起具有辨识性、美誉度、深刻性的湖南红色形象。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分类: 艺术学 >> 电影学 发布时间: 2024-08-14
摘要:“声音焦点”旨在采用“焦点”概念作为声音创作的核心参照,解决声音制作中艺术和技术如何相结合的问题。声音焦点能够在声音的优化过程中“以点破面”,实现明确的艺术表达。本文从影视声音创作的角度出发,阐释声音焦点在电影制作过程的展现手段,并达到提升整体声音效果的目标。
分类: 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07-23
摘要:影视作品的案例分析教学,适用于相关专业的贺信课程,也适用于想所有专业的同时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因影视作品的艺术属性而自然地带上美育的目的和效果。选择新版《大侠霍元甲》为武侠影视类型作品的最新案例,分析该剧秉持中华武术正剧的创作原则,塑造主人公真实的三重生命境遇,及其显现的三重生命美学,同时引导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武侠精神之后,能够深入思考人生的生存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寓严肃的生命观教育于审美教育之中,激发学生对自身生命的深刻思考,给予一种精神上实现自我本质力量解放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