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平台用户在线评论动因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6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现有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意愿严重不足,深入理解电商平台用户在客户评论系统发表消费评论背后的动因,对于电商平台及相应在线社区的存活和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社会交换和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基础,从技术、社会和用户心理三个方面构建电商平台用户在线评论的意愿模型。以电商平台用户为调查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技术接受因素是影响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意愿的关键因素;用户的声誉、互惠动因以及经济报酬动因对用户评论意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评论成本则对用户的评论意愿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用户的社交动因、乐于助人动因和感知乐趣动因对用户的评论意愿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电商平台客户评论系统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 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检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数据,文章构建地级市层面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从企业长期负债水平和债务期限结构两个维度,考察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与企业长期债务融资显著正相关,协同集聚明显提升了企业长期负债水平并改善了债务期限结构。协同集聚通过市场渠道和信息渠道两个途径影响企业长期债务融资,市场渠道对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积极作用超过了信息渠道的消极作用,整体表现为协同集聚对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促进,但这样的促进作用会受到企业所有制类型、竞争力以及所在地区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多种方法检验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为优化产业集聚演进、更好地实现金融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 法制环境、环境管理控制与环境绩效——来自重污染行业的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环境管理控制系统是企业环境治理的制度性体系,对于提升企业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构建环境管理控制质量评价体系基础上,以重污染行业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企业环境管理控制对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环境管理控制对环境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法制环境对两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在法制环境较好的地区,企业环境管理控制对于环境绩效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法制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更强。

  • 国外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演变、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3-1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主要以增产为目标,在增产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已成当务之急。美国、欧盟和日本在长期实践中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基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演变和经验,并针对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都经历了启蒙、加速和成熟三个阶段,政策支持手段越来越多元化,支持重点逐步从资源和环境保护向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变。在政策实施中,这些国家或地区注重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强调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多方协同合作,推进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系统性政策体系的构建,促进农民的教育和参与。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政策有效改善了农业环境,促进了有机农业发展,并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更好地引导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应强化立法保障,推动政企农协同落实政策,构建全产业链的政策体系,深化农业补贴政策改革。

  • 从CSR到ESG:伦理反思与企业道德底线重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3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两大企业伦理运动:企业社会责任(CSR)和环境、社会、治理(ESG)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存在重大问题,包括CSR的合法性、合效性、合意性;ESG的接受、评级、榜单误导、逆向选择、洗绿等。通过明确“企业正义前提下的股东至上原则”能够消除长期存在的企业伦理行为与股东至上原则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上述问题。交换正义、分配正义和程序正义作为重要的道德原则,构成人类道德的底线,该底线同样适用于企业。因此,将企业正义作为企业道德底线具有普遍接受性。企业正义不是用企业法律底线代替道德底线,它将企业伦理理论牢固建立义务论的基础上,从而可以建立确定性的企业伦理理论。企业正义以义务论为基础,以功利论为补充,可以使混合论、嵌入论、战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获得可靠的理论保障。建立在企业正义基础上的底线评估将消除非底线评估带来的绝大多数问题,带来全社会企业道德行为的普遍改善,且底线责任评估能与CSR、ESG相结合,构成一个完善、全面的新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

    同行评议状态: 评论中
  • 如何有效实现化肥减量化施用?——基于农户认知视角的分析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有效实现化肥减量化施用对我国农业转变增长方式至关重要,能否实现化肥减量化施用又与农户认知不无联系。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农户认知对化肥减量化施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黑龙江垦区447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户认知对化肥减量化施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垦区农户存在化肥减量化施用的空间,提高农户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水平对化肥减量化施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户认知对化肥减量化施用的影响呈现异质性,在中高分位点上农户认知的促进作用更为有效。为尽快实现化肥减量化施用,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农户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水平,而且要关注中高分位点上的农户认知状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其认知水平。

  • 德鲁克、稻盛的人文管理思想与中国人文管理学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4

    摘要:人文管理学是对管理的“人文价值”、“人文价值与工具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文价值与管理的具体目标、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管理学科分支。中国人文管理学将管理与人生紧密结合起来,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人生意义决定管理的方式,而不是像西方主流管理学那样,仅由功利性的组织目标决定管理的方式。“商以载道”是中国人文管理学的基础与核心。

  • 存货舞弊的行动识别:以抚顺特钢为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存货舞弊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表现。以逻辑分析识别存货舞弊,固然能弥补盘点的不足,但 其自身也存在全面性存疑和主观性依赖的问题。有效识别存货舞弊,除由简至繁地扩充逻辑异常认识、提升识别 能力外,还可以由繁至简地聚焦于舞弊行动,以舞弊行动为抓手识别存货舞弊。经济学理论揭示,在上年存货边 际报酬率小于零的情况下增加存货以及在上年存货边际报酬率大于零的情况下减少存货,是存货舞弊的行动特 征。围绕存货舞弊的行动特征设计指标,并借鉴金税系统原理确定判断标准,可有效识别有存货舞弊嫌疑的上市公司。

  • 财务舞弊大数据识别:反思与重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6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当前的财务舞弊大数据识别,实际上是先用显著指标对舞弊公司样本“画像”,再依据画像结果寻找 与舞弊样本相似的有舞弊嫌疑的公司。这种通过舞弊样本“画像”识别财务舞弊的做法,存在着刻舟求剑、按图索 骥、盲人摸象、准确率幻觉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财务舞弊大数据识别忽视了财务舞弊 “人的行动”本质。因此,有必要回到财务舞弊“人的行动”本质,重构财务舞弊大数据识别模式。重构财务舞弊大 数据识别,应以演绎推理的方式获得真实舞弊行动的知识,并以真实舞弊行动作为识别重点。具体的思路是:首 先通过假构法领悟真实的财务舞弊行动,再以指标组合的形式刻画财务舞弊行动,最后参照金税系统筛选出存在 舞弊行动的公司。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区域经济合作与全球粮食贸易增长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本文利用全球30个主要粮食贸易国的粮食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全球粮食贸易整体产生的影响,选取“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欧盟4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合作框架,检验其对不同区域经济合作成员粮食贸易增长影响的差异,并构建模型进行机制检验。研究显示,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促进全球粮食贸易整体有所增长,机制检验结果验证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倒逼不同区域、国家之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内成员之间粮食贸易增长,尤其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深入、持续、广泛地开展,切实提升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合作水平和一体化程度,带动了全球粮食贸易增长。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等对策建议,以维护粮食国际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 中国家庭农场发展: 现实呼唤、松江实践、方略抉择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6-26

    摘要: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家庭经营为内核,以适度经营规模为特征,既继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家庭经营的优点,又扬弃了土地小规模家庭经营的缺陷。松江发展家庭农场的实践表明,家庭农场是实现三权分置的有效载体,家庭农场组织和制度的创新,有助于中国农业实现由传统兼业小农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坚持家庭农场家庭经营原则、强化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选择;把握好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的“度”、不搞“一刀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土地流转、为家庭农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明确政府定位、做到“在位”不“越位”。

  •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14

    摘要:在新型城乡关系下,完成由“大国小农”向“大国强农”的历史性跨越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两大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小农户结构性分化视角,探讨了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小农户的不同发展方向、现实障碍及纾解之道。首先,本文梳理了关于小农户发展的学派观点以及中国小农户发展的内在逻辑;其次,本文将小农户划分为四种类型,剖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在城乡融合进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城乡融合视角下小农户分化发展的未来图景;然后,本文从城乡生产要素流通不畅限制农户分化的发展力、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限制农户分化的生存力、城乡制度体系割裂限制农户分化的持续力三个维度分析了城乡融合进程中制约农户结构性分化的现实障碍;最后,本文提出在城乡融合进程中以优化城乡生产要素流通机制提升农户分化的发展动力、以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增强农户分化的生存保障、以完善城乡制度体系促进农户分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小农发展能力,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