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以来国内外人才流动研究进展与比较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热带地理》

    摘要:文章利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00一2024年相关领域有关人才流动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回顾,归纳国内外人才流动的研究热点,比较相关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研究热点方面,国内侧重于不同类型人才的空间分布、城市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及人才与城市创新的互动,而国外更聚焦于全球化背景下高技能移民的流动决策及其在流入国的社会适应;2)理论上,国内外均围绕劳动力迁移理论,从宏观区域与微观个人视角探讨人才迁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舒适物、创意阶层等理论框架;3)研究进展上,国外逐渐凸显迁移者生命历程及社会文化微观机制对人才流动的影响,方法上趋向定量与质性相结合,而国内主要聚焦于人才流动空间格局及宏观城市因素的影响,以定量分析为主。未来中国人才流动研究应加强微观机制探讨,构建本土理论框架,推动质性与定量研究结合,并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突破数据获取的限制。

  • 面向碳中和的中国国土空间优化与减排增汇实践路径

    分类: 地理学 >> 综合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在碳中和目标被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土空间优化成为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分析国土空间碳中和概念内涵和研究进展基础上,构建了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优化的理论框架,剖析了国土空间优化与碳中和目标的逻辑关系,提出了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优化路径。结果表明:①国土空间碳中和行动涉及所有自然资源的利用管理,在对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重在对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约束和优化。当前国土空间碳排放远远高于碳汇,实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迫且任务艰巨。②国土空间优化通过保障各类空间规模合理、结构有序、集约高效,进而优化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运行状态,与碳中和目标联系紧密,并被赋予了相应的减排增汇任务。③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国家宏观战略下,国土空间的规模、结构和强度优化可以实现碳排碳汇的总量、布局、效率控制,既满足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又具有显著的减排增汇效应。④在明晰国土空间优化减排增汇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低碳国土空间规划行动途径、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格局、国土空间优化的调控机制,搭建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优化路径。研究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国土空间优化提供了理论研究视角和实践参考。

  • 移民网络视角下高学历流动人口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26 合作期刊: 《热带地理》

    摘要:文章从移民网络的视角,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其中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落户意愿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同时探讨省际与省内迁移模式对落户意愿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高学历流动人口的落户意愿大体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高学历流动人口的友缘、亲缘网络呈现“北高南低”格局,业缘网络呈现“西高东低”格局,乡缘网络则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移民网络对高学历流动人口的迁移形成物质情感的社会支持,对落户意愿存在显著影响,亲缘、友缘和业缘影响较大,乡缘影响较小;3)省内高学历流动人口由于迁移距离较近、迁移成本低等原因,其落户意愿受到亲缘的影响更大,而省际高学历流动人口则因在流人地缺少亲缘等原因,落户意愿较弱,且受友缘和乡缘影响更大。未来的人才迁移研究和政策应更多考虑社会因素,这有利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 珠江流域地域主体功能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分类: 地理学 >> 综合地理学 发布时间: 2024-06-21

    摘要:解析珠江流域长时序国土空间演化规律,探求空间演化的驱动机制,对于构建珠江流域高质量国土空间格局,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通过对1990—2020年珠江流域“三区空间”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30年间珠江流域城镇空间剧烈扩张,生态空间微增,但农业空间大量减少,上-中-下游“三区空间”演化空间差异显著;农业空间在上中下游全面退化,在下游地区转换为城镇空间,在上游和中游地区恢复为生态空间;2)不同主体功能区中,城市化地区城镇空间增长最为剧烈,生态功能区内生态空间恢复显著,农产品主产区内农业空间大量减少;3)珠江流域“三区空间”不同演化方向的驱动要素有所差异,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主导着国土空间演化的方向与剧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