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构建一个包含参赛动机、创新创业支持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型来探讨个人参赛动机和高校创新创业支持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参赛动机(包括社会交往动机、自我表达动机及心理调节动机)正向影响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支持正向影响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支持会削弱自我表达动机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将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和管理等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1-23 合作期刊: 《教育与教学研究》
摘要:在探讨教育数字化与教育公平的内涵、特征以及价值的基础上,分析教育数字化为何能有效实现教育公平以及目前所遇到的阻碍与突破路径。研究发现,教育数字化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资源,实现教育全过程的数据监测、资源共享及精准识别,达成“控辍保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目标,助力教育实现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全方位公平。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进程中存在教育数字化理念未完全形成导致社会整体教育理念的滞后,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未完全善及致使东西部地区存在数字鸿沟,师生数字素养培育相对滞后导致数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等阻碍,制约了教育数字化有效发挥促进公平的效应。为破除这些阻碍,须更新教育数字化理念并加强宣传普及,从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为主的理念转变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念,增加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融合: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东西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促进国内区域间的资源公平;培养数字化教育专业人才,为教育数字化提供具备数字素养的师资力量及数字技术人才支持,以促进教育公乎的实现。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4-12-27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高校是创新人才和资源的集聚地、科技成果的重要源泉,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我国高校拥有的智力资源和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均处于世界前端,但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通过梳理美、英、日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较为成功国家的做法,分析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快速有效转化的措施,以期为加快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12 合作期刊: 《财会月刊》
摘要:【摘要】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是企业重塑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协同理论,以178家服务型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能力匹配视角研究5个因素如何协同联动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表明: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不是由单一要素驱动的,而是由外部推力和内部拉力协同驱动的结果;产生高服务创新绩效的路径有外部环境驱动型、技术一双元能力促进型、市场一资源协同型;产生非高服务创新绩效的路径有核心能力缺失型与技术一资源缺失型。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10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重塑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利共生的新局面。进而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257个地级市以及347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商业信用、制度环境越好,数字经济越能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异质性分析结果说明,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更显著;相较于小规模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大规模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不仅拓展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也为企业把握“数字红利"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合作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现有的独立董事辞职研究主要侧重于上市公司内部和独立董事个人因素,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影响。文章重点探讨了具有外部性和权威性的监管问询影响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相关问题。研究发现,监管问询如果涉及增加公司违规处罚风险和降低独立董事个人声誉,那么可能引发独立董事辞职的高概率事件。此外,监管问询对独立董事辞职的影响也受到公司内部信息环境、地区法制环境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关注函和监管函、财务报告问询函件这两大类监管问询函件均会增加独立董事辞职的可能性,且问询函件的细分特征越明显,独立董事辞职的可能性越大,尤其这一影响对具有金融背景、财务背景、法律背景和学术背景的独立董事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独立董事辞职行为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等信号,即独立董事辞职行为具有信息含量。研究首次从独立董事辞职角度检验了监管问询这一柔性监管措施的有效性,为投资者、监管者等利益相关者降低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