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各 地方政府及当地企业家依托当地特色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助推落实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对陕西省旬阳市拐枣酒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拐枣酒产业的现存状况、当前发展优劣势,探析拐枣酒产业发展路径。并从当前现有资源、消费市场和互联网平台三方面制定对策,以期助力于提高陕西省旬阳市拐枣酒的知名度,带动拐枣酒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陕西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落实乡村振兴政策。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是世界各大经济体竞争的发展基石,还是快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吸引投资、促进创新和推动本地经济快速发展做好服务。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营商环境优化的经验,为陕西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借鉴,以期促进陕西省开放型经济体系高质量快速发展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1-06 合作期刊: 《开发研究》
摘要:基于213份省级政策文本,系统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的时空演进机理,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剖析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高位推动使得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曲线呈R型,表现出初期急剧爆发、后期趋缓饱和的特征;空间上,在多中心效应、层级效应和邻近效应的作用下,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整体呈现出由南向西推进的趋势;从影响因素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正、反向结果与影响因素组合之间存在着非对称关系;就路径而言,基于核心条件归纳出了4种乡村振兴战略高扩散路径,分别是双重需求型、个人特质型、社会压力型以及经济基础型。基于此,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的持续深入,提出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增加地方官员异地调任经历、发挥公众和社会舆论的作用、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等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明确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我国31省市2006—2017年面板数据,刻画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总体情况与时空演变规律,基于空间邻接和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应用空间杜宾模型(SDM)估计环境规制总体强度以及行政命令型、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环境规制强度呈现逐年递增且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环境规制总体强度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行政命令型与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均能促进本地和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而市场型环境规制则会抑制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其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故此,政府应探索多元化的环境规则组合方式,打破区域发展的行政壁垒,实现环境规制效用最大化。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2-05 合作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摘要:虚拟财产是互联网时代财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新时代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虚拟财产并非仅存在于《民法典》中,而是具有很强的宪法属性,对于保障财产权人的人格利益、丰富宪法财产权的客体范畴、划定公民财产权与国家权力的边界以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民法典》第127条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当前《民法典》至少存在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定性模糊、对失衡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视不足、对国家介入行为的规制不足、对司法审判的规范指引笼统等缺憾,并直接影响了虚拟财产权主体的权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虚拟财产保障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同质性,二者都是促进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事实证明,仅仅依靠私法体系并不足以保障公民的虚拟财产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理应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予以积极回应,并明确国家对于虚拟财产权保障负有法律边界以及国家保护义务,从而有效指引国家司法审判,将虚拟财产权保障纳入法治轨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