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5-03-05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方回针对宋末诗坛格卑气弱的诗坛现实语境,重新思考诗歌的发展出路。他在《文选颜鲍谢诗评》中将“元嘉三大家”、永明时期诗人的诗歌作为评点对象,高举“建安风味”旗帜,主张诗歌语言自然舒雅、情感细腻真挚、情景组织形脉合理,体现出“天然混成”的建安诗学观。同时,他不忘在批评实践中遵循江西诗学的法度。他不仅关注诗歌的用字用事,还强调诗句的起承转合。建安诗学与江西诗学在方回的《文选颜鲍谢诗评》中实现了互动。这既是方回建立一种全新诗歌标准的尝试,也是他理想的诗歌发展路径。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合作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运用会话分析、功能语法、语篇叙事的研究思路,以能源危机叙事为研究对象和语料,探求危机叙事的主观性表达形式及策略,研究发现,为了拉近听说双方的心理距离,提升负面表达的接受度,达到语用和谐,讲述者往往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可爱性叙事,故事性与政论性、对话性与主体性、仿真性与叙实性、互文性与单调性、透视性与直观性是可爱性叙事和严肃报道在表达差异上的典型特征。可爱表达与严肃叙事的错位在语言形式上主要表现出以下规律:儿向比拟的引用特征、自我中心的视角表达、绘声绘色的形象描摹。分析悲剧的危机与喜剧的童真的情态隐喻,用人与动物社会角色大小、生命力的强弱、行为动作的表现来隐喻能源危机有关的权势威望、事件结果,符合人们乐观主义倾向、追忆童年、寻根模因、心理本源感知、以“我”为中心的认知心理,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现场性展现、心理距离拉近、具身性隐喻、反预期信据传递、陌生化表达等主观叙事策略。总之,以可爱性方式叙述能源危机事件是人类语言表达的心理本能,对负面事件进行共情隐喻符合生态和谐的传播规律。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2-16 合作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心雕龙》没有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普遍接受,与刘勰的出身门第和著述宗旨有关。 刘勰的 从曾祖刘穆之在晋末参与北府武人集团,凭借军功和谋略起家,形成将门世家,遭到高门士族的轻视和排 斥,自宋至齐,东莞刘氏与王、谢、何、褚等高门一直处于对抗状态。 萧齐代宋之后,刘氏家族的政治地位 下降,进身越来越难。 刘勰站在将门世家和次级士族的立场,与高门士族争夺话语权,他秉持实用主义原 则,主张文学为军国政治服务,崇尚武力,热衷吏事,都源于其家学和门风。 在文学创作上刘勰要求正末 归本,以经为体,在文学功用上刘勰倡导士人将文才下移,施用于具体实务,这些理念都与南朝主流价值 观念背道而驰。 门第之争与军国理念,是理解《文心雕龙》当代处境的最佳切入点。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 2024-12-08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依据鲁迅自我的社会观察和内心体验,找到人的本性和天理,特别是提升“人文精神” 的内质,然后将己之知与情推广到其他人和整个社会,得出具有约束力的价值规范,是其杂文“推己及人” 的基本规则和分辨目标。 它每每都是在“外推”和“内生”两种方式的婉转生发中得以实现。
分类: 新闻传播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摘要:本研究探讨AIGC技术在中国饮食文化海外传播中的新应用。以西班牙Freepik平台为例,通过分析该平台生成的861张美食图像,研究中国饮食意象在海外算法模型中的呈现规律。研究发现,AIGC技术打破了传统饮食文化仅依赖味觉的传播局限,通过视觉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尤其在Freepik平台上,其内容体现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和重构。研究指出,尽管AIGC技术推动了文化传播,但仍需关注内容的准确性,以保护文化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