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阐释学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论强制阐释的去时间化兼向张江先生请教与商榷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摘要]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生活。审美生活的意义、状态、构成是美学的三件大事。文学阐释学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也不是文学文本,而是在意义上呈现出时机化的、在时态上正在进行着的、在时体上流畅的且构成方式是绝对同时性的文学阅读生活。强制阐释的核心是审美生活之意义被偕越,继而造成其状态、构成被偕越,其实也就是系统性的去时间化。而要形成对强制阐释的免疫或消除之,就必须在确立原发性文学阅读生活这一对象的基础上,第一,不仅依靠反向推理,而且更要以正面的体系性建构,来洞察科学主义美学作为强制阐释的主流形态,在时机、时体、时态与构成方式的绝对同时性上,对审美生活实施去时间化的思想机制与语言表征。第二,理应把文学文本或文学作品还原为其原本的意向对象角色,牢牢把握审美生活在构成方式上的绝对意向性、绝对同时性;更应该在回忆与反思中来确保审美生活的完整性,使其时机、时态、时体、同时性复活,而不是把被回忆之物作为原发之物,造成强制阐释,同时也就造成了审美生活时间性的遗失。

  • 审美滞留需要回忆与反思吗?——论斯蒂格勒审美时间意识现象学的内在矛盾

    分类: 哲学 >> 美学 发布时间: 2025-01-11 合作期刊: 《江海学刊》

    摘要:由审美滞留、审美原印象、审美前摄这三个审美时位构成的审美时间意识域,是作为一个整体向前奔 流的。 审美滞留是感官记忆,不是回忆;一旦回忆介入,愉悦的流畅时体就会变成卡顿时体。 斯蒂格勒认为,胡 塞尔时间意识现象学过于依赖“声音”这一中性案例,抑制了旋律的美感。 他把审美前摄时位作为审美时间意 识的生产者,纠正了胡塞尔的审美时间意识无穷后退倾向。 同时,他把审美时间意识域视为———由回忆、反思 对审美滞留进行主动综合与统辖的结果,这不仅忽视了审美滞留向前累积性奔流的本性与能力,也忽视了审美 滞留作为感官记忆激发、分泌审美前摄时位的生产性,最终构建出一种回旋着的、漩涡状的审美时间意识涌流 模式,把流畅时体处置成了走一步、退两步的卡顿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