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环境不确定性使企业竞争由相对静止模式转变为动态模式,通过动态能力获取、整合、重构资源进行创新行为,成为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江西赣州和浙江丽水123家中小型农产品电商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创新行为、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创新行为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具体而言,企业知识获取能力通过作用于企业内部体制改革和市场开拓行为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整合利用能力通过作用于企业新技术采纳行为提高企业绩效;企业重构转变能力通过作用于企业市场开拓行为提高企业绩效。提出中小型农产品电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能力优势,采取相匹配的创新行为,来提升自身的企业绩效。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发布时间: 2025-03-27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3一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使用跨期DID模型来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满足平行趋势条件下,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这在安慰剂检验、PSM-DID估计和排除选择性偏误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中欧班列开通对东部、更大人口规模、商业魅力型、非资源型和交通便利型的城市商贸流通集聚效应明显更强,对批发与零售业集聚的影响最大;中欧班列开通对商贸流通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轴辐效应,辐射范围在150公里以内。机制分析表明,中欧班列开通通过激发国内市场潜能、提高市场可达性水平和强化国际市场引力来促进城市商贸流通产业集聚。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桂绿1号茶树品种的优势,研究在传统绿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乌龙茶特有的做青工艺,旨在提升以桂绿1号茶树鲜叶为原料所制成绿茶的香气与口感。实验设计了 3种不同程度的做青处理方案:T1(做青 2次)、T2(做青 3次)、T3(做青 4次),并将它们与对照组 CK(传统绿茶加工工艺)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各组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和生化成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感官评价得分方面,T1(91.5分)> CK(90.9分)> T2(89.7分)> T3(86.4分)。由此可见,在 4种处理方案中,T1表现出最佳的感官品质。生化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相较于 CK 组,T1组的茶多酚质量百分浓度减少了 2.16%,而游离氨基酸质量百分浓度则增加了 0.35%,可溶性糖质量百分浓度上升了 0.68%,酚氨比下降了1.06。这说明从生化成分的角度来看,T1组的绿茶品质也优于 CK 组。因此,研究表明,在制作桂绿1号绿茶时采用 2次做青工艺相比于传统的绿茶加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茶叶的香气与口感,进而提升其整体品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09-01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为了系统研究不同诱捕方法对监测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文章利用光源诱捕器诱捕法、船型诱捕法和黄板诱捕法诱集茶小绿叶蝉并统计各种诱捕方法的总数,3种方法均为每7d调查一次,以分析不同诱捕方法对监测茶小绿叶蝉种群动态变化的相关性。通过不同诱捕方法对监测茶小绿叶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源诱捕法、黄板诱捕法和船型诱捕法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即黄板诱捕法监测茶小绿叶蝉和光源诱捕法、船型诱捕法监测所反映的虫情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