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发布时间: 2025-04-07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关键话语,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指引。该话语的形成经历了从“新中华民族主义”“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到“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再到“牢固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和独特政治内涵。深入研究这一话语的演变历程和话语体系构建,有助于清晰展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的百年奋斗历程,为当前全面理解和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葛兰西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是中译本《狱中札记》未能完整呈现的重要内容。通过梳理意大利语1975年版《狱中札记》第11、16和17号笔记中的部分篇目,发现葛兰西对科学的概念性和目的性、技术的积累性和现实性等问题进行过充分讨论。经过对关键文本的翻译,认为葛兰西并不完全支持所谓“绝对历史主义”,而是驳斥技术的“机械唯物式进步规律”,反对形而上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对意大利工业重建的干预印证了葛兰西的担忧。这一重要历史过程启示中国应坚持从概念定义和科技形式的内在关系角度,认识美国科技霸权的全球布局,积极总结交通科学技术突破的先进经验,坚定历史自信并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07
摘要: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原则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贯穿始终,其历史逻辑根植于近代中国被动现代化失败的深刻反思,内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选择的实践智慧,并升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战略基石。该思想在理论维度上构建了主权独立、道路自主与精神自立的三重框架,既批判了教条主义依赖,又超越了狭隘民族主义,在开放语境中形成了"主体性一兼容性"的辩证方法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函需继承这一思想遗产,在守正创新中处理自主性建构与全球化参与的辩证关系,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兼具本土性与世界性的实践范式。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5-04-23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在“双碳”目标约束下,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于碳减排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论文基于2008一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非正式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轨迹,探究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且由于非正式环境规制水平逐年递增,从而减缓了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2)非正式环境规制水平表现为显著的区域差异,并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增长的趋势。碳排放的中低水平类型省份数量占总量的50%以上。(3)采用非正式环境规制不仅可以抑制碳排放,还能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来间接抑制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