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4-26 合作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原则。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及两者的协同推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制度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保障要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驱动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在于: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主体互补、路径互赖。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选择方面,仍然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驱动,并根据各地的自然票赋与发展基础,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及创新环境等方面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合作期刊: 《浙江档案》
摘要:AI技术已经渗透档案管理方方面面,然而数据治理“智管”并未实现“善管”,档案数据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数据安全风险。AI技术通过数据智能采集、图文识别、敏感数据分析、用户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结合档案数据全生命周期业务流程,可以防控档案数据安全风险,实现档案数据全生命周期智慧治理和智能监管。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发布时间: 2024-05-14 合作期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 《世俘》篇与周初金文均见武王告天,是西周初期周人建构政治合法性的重要策略。《世俘》篇武王告天凡两次:第一次告天内容包括克商成功、殷商之罪,表明周人已经完成天所授予的“受命克商”大任;第二次告天内容是文王修商人典,目的是向商人宣扬周人克商是效仿殷商先人受天命伐夏的政治义举,借天命来化解初失政权的殷遗民的反抗情绪。周初金文中武王告天是以会同诸侯的方式昭告天下周人“宅兹中国”,“中国”的提出是周人构建君天下新政治秩序的尝试,以此进一步从政治思想与政治秩序上整合地方势力。周初武王告天为周人确立天下共主的政治合法性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类: 法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发布时间: 2025-04-01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可再生能源用地需求与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主要表现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空间冲突,可再生能源规划与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规则冲突,可再生能源扩张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冲突。导致冲突的外因为可再生能源空间规划的法律实现尚未成熟,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土地利用的间接影响被忽视。目前,美国、欧盟与德国在可再生能源用地和生态保护制度方面的立法与实践对中国有可借鉴之处,中国亦可通过设立可再生能源专属规划区缓和空间冲突,为可再生能源用地提供法律保障以解决规则冲突,完善可再生能源用地管理框架以协调价值冲突。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发布时间: 2025-03-24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是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创作的经变类图像,在敦煌地区较为发达,浙江亦见四例,四川此前仅见两处。据经文辨识出资中西岩、眉山丈六院、广元皇泽寺开凿了四龛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将四川地区这类经变的总数提升至6 铺。敦煌、浙江、四川三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在图像形式、组合方式、人物形象、情节选取上的差异性远大于相似性,推测是在各地熟悉经文的前提下独立创作完成的。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发布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澳门开埠时葡籍人口占了一半,此后在 澳 葡 政 府 管 治 的 400 余 年 间,葡 语 一 直 是 澳 门的唯一官方语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判断澳门的语言使 用 状 况 从 一 开 始 就 是 中 葡 双 语。鸦 片 战争前后,由于英国在东亚的影响逐渐扩大,加上香港这个英属 殖 民 地 从 20 世 纪 开 始 成 为 一 个 国 际化大都市,澳门在中葡双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英语,形成了迄今为止的中英葡三语格局。这一语言运用演变历程说明,任何国家和地方语言生态的形成都是当地政治、经济及社会因素长期竞争和妥协的结果。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发布时间: 2024-12-13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风险投资主要用于初创企业技术创新,大型国企是否也能利用风险投资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效率呢?本文认为,风险投资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风险投资虽不能直接推动大型国企惯性技术创新,但能直接带来颠覆式创新战略回报;风险投资可间接推动大型国企技术创新市场化,有助于解决其技术创新所面临的科研投入的预算软约束、技术创新与市场间的藩篱,以及技术创新激励制度建设等问题;可以采用创新投资基金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动提高大型国企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践。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基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两业融合的视角,文章从服务业开放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的服务业开放会通过成本机制、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和出口机制三条路径,显著缩小制造业企业中存在的性别工资差距。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国家层面应继续扩大服务业开放程度,促进制造业行业内和不同地区均衡发展,并从企业成本和生产率入手继续缩小性别工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