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史视域之中的云冈18窟主佛所持之物辨析并包巾柱、束藤座说驳议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5-01-1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几乎所有关涉到云冈18、19窟研究的文章著作,在面对18窟主佛手持之物、19窟主佛膝上摊放之物时,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回避的方式,这种审慎态度值得关注。也有个别学者莽撞地认定为是"僧祇支"。然而,当我们将这个手持之物与方山永固陵柱式、云冈石窟之中菩萨、外道、主佛就坐的"座式"相联系的时候,便发现它们之间的密切关联:都是软质的,都是有对折弧度呈现的形式。加之18窟手持物一侧所雕刻的立佛与身前匍匐童子造像所表现的"定光佛授记"典故,便可以发现,这个物件不是世俗经验可以理解的器物,而是"神佛世界"中特定意义的符码系统。我们因此命名为"天衣袂",以及"天衣束缚柱""天衣束缚座",旨在提示它是一个"化生空间"的涵义。这三个视觉形式所包含的意义为:可以与过去佛会见,可以穿越未来,存在于现在。而本文所关涉的"视觉史"视域更倾向于一种方法论,首先是关注被历史匿名,被佛学义理覆盖的制作家情况,包括他们创作的心理结构与文化倾向;其次便是从视觉语言结构出发,关注视觉形式、视觉语汇、视觉修辞的综合性;再次便是注重文献的逻辑关联,并放置到视觉应用语境之中进行判断,考掘其历史深处的文化心理结构,打捞沉积在历史河床深处的知识碎屑,重建其整体的意义系统。

  • 视觉史视域之中的云冈 18 窟主佛所持之物辨析 并包巾柱、束藤座说驳议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发布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几乎所有关涉到云冈18、19窟研究的文章著作,在面对18窟主佛手持之物、19窟主佛膝上摊放之物时,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回避的方式, 这种审慎态度值得关注。也有个别学者莽撞地认定 为是“僧祇支”。然而,当我们将这个手持之物与方山永固陵柱式、云冈石窟之中菩萨、外道、主佛 就坐的“座式”相联系的时候,便发现它们之间的密切关联:都是软质的,都是有对折弧度呈现的形式。加之18窟手持物一侧所雕刻的立佛与身前匍匐童子造像所表现的“定光佛授记”典故,便可以发现,这个物件不是世俗经验可以理解的器物,而是 “神佛世界”中特定意义的符码系统。我们因此命名为“天衣袂”,以及“天衣束缚柱”“天衣束缚座”,旨在提示它是一个“化生空间”的涵义。这 三个视觉形式所包含的意义为:可以与过去佛会见,可以穿越未来,存在于现在。而本文所关涉的 “视觉史”视域更倾向于一种方法论,首先是关注被历史匿名,被佛学义理覆盖的制作家情况,包括他们创作的心理结构与文化倾向;其次便是从视觉语言结构出发,关注视觉形式、视觉语汇、视觉修 辞的综合性;再次便是注重文献的逻辑关联,并放置到视觉应用语境之中进行判断,考掘其历史深处的文化心理结构,打捞沉积在历史河床深处的知识碎屑,重建其整体的意义系统。

  • 数字监察背景下公职人员隐私权保障的法治逻辑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发布时间: 2024-07-17

    摘要:作为宪法所构建的基本权利,隐私权蕴含着自我决定与不被打扰的内涵,理 应获得国家的尊重与保障。公职人员同时作为普通公民,也应当享有隐私权。目前各地 进行的数字监察措施的探索可分为基于不同目的的措施、基于不同方式的措施以及基于 不同对象的措施,其中有关个人信息的获得与公开、个人信息的分析与比对等行为,对被 监察对象的影响都落入了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尽管基于公众监督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公 职人员的隐私权需要进行一定的限制,但是仍有权请求避免国家的过度干预,包括避免 国家过度的直接侵入与信息外泄。限制的界限在于目的的正当性,手段的适当性、必要 性,以及规制所获得的利益与限制所失去的利益间的平衡性。对此,有必要从法律保留、 技术治理与责任规范三个方面加强对公职人员隐私权的保障,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 利益的平衡。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农产品市场整合关系异质性研究: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4-03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文章以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选取中国苹果优势主产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数据,运用可解决内生性问题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两个维度检验中国苹果市场整合关系,并从生产要素结构视角揭示市场整合异质性的产生原因。研究表明:(1)从主产区内部结构看,环渤海湾产区山东、辽宁和河北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分割现象,黄土高原产区陕西、甘肃和山西市场之间也存在长期分割现象;(2)从主产区外部结构看,山东和陕西市场之间处于长期整合状态;(3)从时间结构看,期货市场与山东、陕西现货市场存在长期整合关系,期货市场与其他省份的现货市场不存在长期整合关系。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明史》知识抽取及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 2025-01-08

    摘要:大语言模型为古籍知识抽取及知识组织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本文以《明史》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通义千问(Qwen-long)、文心一言(ERNIE-4.0-8K)、ChatGPT(gpt-4o)、Claude(Claude3.5-sonnet)及荀子(Xunzi-Qwen1.5-7B_chat)五类大模型,对人物、时间、地点、官职、事件5种实体及12类关系识别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实体抽取任务上与经典深度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算法HMM、CRF、Bi-LSTM、Bi-LSTM-CRF、BERT、ERNIE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在实体抽取任务上,Qwen-long、ERNIE-4.0-8K和gpt-4o展现了较强的泛化能力,尤其在时间、地点和人物类别上表现优异;在官职和事件类别上的识别率普遍较低,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在关系抽取任务上,Qwen-long最优。进一步地,本文基于Qwen-long抽取结果,构建了《明史》知识图谱。本研究验证了大语言模型在历史类古籍知识抽取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为传统人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技术支持,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基于通用大模型开发人文领域的专用模型,以助力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