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2-12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双碳”目标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于平衡减排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考虑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深入考察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对于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9-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的数据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良好的ESG表现通过促进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两条路径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绿色金融能够正向调节企业ESG表现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企业ESG表现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此外,碳减排绩效回归结果表明,ESG表现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碳排放强度。研究结果不仅为企业提升ESG表现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揭示了企业ESG表现在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和降低碳排放风险方面的潜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24-07-08
摘要:摘 要: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廊道和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为了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在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内涵的基础上,基于TOE理论框架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规格法和熵权法对2021年黄河流域67个地级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进行测度。本文结合NCA方法、QCA集合分析方法,基于组态视角从技术、组织、环境多方联动的总体出发,系统分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实现的复杂因果关系和驱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单个前因条件并非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实现的必要条件,但是高技术创新驱动条件对于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分析发现高水平的技术创新驱动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实现高水平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政策机制调控、技术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黄河文化交流、促进人水和谐和扩大对外开放条件“多因并发”,形成了驱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实现的4条组态路径,4条组态路径分别为文化引领型创新驱动、政策助推下开放型创新驱动、生态发展并重型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的开放型创新驱动,呈现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实现的多元路径和复杂机制。(3)本文发现了3条会导致非高水平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与高水平结果的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分析发现,黄河流域不同城市间存在本质差异,不同路径组合将有助于不同城市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性,为黄河流域各地级市政府研究制定发展策略、确定未来工作方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