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期寿命延长条件下自我人力资本投资对生育数量的挤出效应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发布时间: 2025-03-25 合作期刊: 《人口与社会》

    摘要:[摘要]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并未产生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是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引致父代自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增加,进而使家庭生育数量决策面临内生性压力。在成年人预期寿命持续提高的条件下,用时间度量家庭生育抚养孩子的投入,呈现不同人力资本存量父代的生育抚养成本差异,研究父代的自我人力资本投资对家庭生育数量的挤出效应。而后,利用CHARLS数据,兼顾生育政策执行的时间与地域差异,检验父代自我人力资本投资对家庭生育数量的影响。实证发现,即使剔除生育质量对生育数量的替代作用,父代教育投入增加仍对家庭生育数量有挤出效应,特别是母亲的自我人力资本投资对家庭生育数量的挤出效应更强。这意味着家庭生育数量的主要抑制性因素已不再是生育政策,预期寿命延长引致的自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增加才是家庭生育数量下降的关键。所以,可通过调整生育抚养时间、延长工作年限来缓解挤出效应。

  • 美国亚太政策的演进逻辑:“意图模型” 还是“实力模型”?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发布时间: 2025-01-09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与进攻性现实主义强调“国家硬实力”的“实力模型”相比,防御性现实主义的“意图模型”指出,大国决策不仅受到国家硬实力的影响,判断他国战略意图对解释大国决策机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硬实力对比和对对方战略意图的识别共同决定了国家的对外政策。从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到拜登的“印太战略”,“意图模型”解释了美国亚太政策延续性与演进性,这种政策演进虽受到中美双方实力对比的转变,但美方关于中方战略意图的判断不容忽视。不仅如此,“印太战略”的双重属性,即连续性与变迁性会随着美国国内政局发展而改变。因此,长远来看,基于美方对中方战略意图的判断和美国国内政局的演变,美国未来的亚太政策演进可能更趋系统化与成熟化。

  •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技术逻辑与实践困境———基于农技推广大数据的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1-25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通过对数字技术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呈现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技术服务的技术逻辑、社会建构逻辑与非预期后果。从数字技术应用的技术逻辑来看,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平台的连通效应、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和数字化考核机制,实现了对传统线下农技服务模式的再造,并有效提升了农业技术人员回应农户技术需求的积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技术的实践受一系列社会因素影响,如科层体系、传统线下农技服务模式和农户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对数字技术实践形态的影响。科层体系主要通过政绩逻辑和考核逻辑对数字技术的实践产生影响,而传统线下农技人员的生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使用数字化农技服务的动力,农户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则限制了其使用数字化农技服务的可能性。数字技术实践过程中的这些影响因素给数字技术的实践带来困境,并突出地表现为数字形式主义问题和数字鸿沟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数字技术在农技推广领域应用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