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数字技术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呈现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技术服务的技术逻辑、社会建构逻辑与非预期后果。从数字技术应用的技术逻辑来看,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平台的连通效应、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和数字化考核机制,实现了对传统线下农技服务模式的再造,并有效提升了农业技术人员回应农户技术需求的积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技术的实践受一系列社会因素影响,如科层体系、传统线下农技服务模式和农户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对数字技术实践形态的影响。科层体系主要通过政绩逻辑和考核逻辑对数字技术的实践产生影响,而传统线下农技人员的生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使用数字化农技服务的动力,农户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则限制了其使用数字化农技服务的可能性。数字技术实践过程中的这些影响因素给数字技术的实践带来困境,并突出地表现为数字形式主义问题和数字鸿沟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数字技术在农技推广领域应用的对策建议。
[V1] | 2024-11-25 10:41:49 | PSSXiv:202411.01823V1 | 下载全文 |
1. 陕西紫阳毛尖数字化非遗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 2025-04-22 |
2. 游客感知视角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测度、分析与优化 | 2025-04-23 |
3. 基于功能拓展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互联网+”转型策略 | 2025-04-23 |
4. 后扶贫时代防返贫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2025-04-23 |
5.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农户结构性分化:发展选择、现实障碍与纾解之道 | 2025-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