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时代“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3-10

    摘要: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成为职教领域新态势。数字化背景下以“三教”改革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面对数字化的时代背景,职业教育在在教师素养提升、数字教材开发、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尚临着现实困境,与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需求、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课题教学数字化运用能力;需要科学制订教材开发计划,持续推进教材体系改革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需要创新教法实践,推动数字技术与教学法的有机结合,从而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数字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

  • 消费为媒:灵活就业群体主观幸福感的 传导机制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18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危害生物安全犯罪刑法立法的理念转型与规范调整

    分类: 法学 >> 刑法学 发布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为控制与防范生物安全风险、统筹发展与安全,应强化危害生物安全犯罪刑法立法的严密性、前瞻性、类型性及体系性。然而,当前我国危害生物安全犯罪刑法立法存在着规制范围不周延、犯罪预防不到位、行为类型化不足及规定过于零散等问题,难以有效遏制危害生物安全犯罪。对此,应立足我国刑法立法实际,着眼各类生物安全风险本身的特点和前置法的规定,在预防性刑法观的指导下,调整部分犯罪在刑法分则中的位置,前置刑法介入犯罪的节点并完善相应犯罪的主体、行为方式及法定刑。

  •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ESG表现影响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发布时间: 2025-02-27 合作期刊: 《会计之友》

    摘要:在全球环境变化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的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表现成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文章利用2015—2023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申请数据,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的ESG综合表现。此外,具备环保背景的高管对这一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增强了绿色技术的应用效果。异质性分析显示,大规模企业、拥有绿色投资者,以及未获得环保补助的企业产学研合作下的ESG表现提升尤为明显。研究为构建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新见解,对优化产学研合作政策提出了建议,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 职普融通教育体系建设的德国经验及启示

    分类: 教育学 >> 职业技术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20 合作期刊: 《当代职业教育》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变革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职普融通逐渐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德国以欧洲资格框架为基础,借助国家资格框架、欧洲学分转化和累积体系等举措以及一系列欧洲及本国的资助项目,为职普融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了可比性、透明度和流动性等基础。职普融通是教育路径灵活度的重要指标,德国通过多层次衔接转化提供灵活多样的发展路径,实施职业准备教育奠定职业认知基础,出台官方政策规范资格认证途径。基于德国职普融通教育体系建设经验,我国通过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增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可比性与透明度,建立国家学分互认制度实现学生灵活流动,贯通职业教育升学路径落实类型教育特征,利用职业启蒙教育淡化职业教育标签效应等措施,推动职普融通教育体系的建立。

  • 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课程权利范畴、边界与禁区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5-01-0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我国高校教师的课程权利既有实体法的法源基础,也有各个高校制定的相关的章程及管理制度的软法依据。其课程权利范畴包括:教材选用权、教法选择权、教学材料选择权以及课程评价权。但是高校教师的课程权利存在若干边界和禁区。在边界方面,不得跨越言论自由的边界、不得跨越公共利益、教学方法符合学校要求等;在禁区方面,高校教师的课程权利不能违背政治方向、不得选择不雅内容、不得拒绝学校的合理要求或规定、不得讨论与课程无关的内容、不得挖苦讽刺甚至骚扰学生、不得宣传或实施宗教活动。

  • 农业社会学的主要议题、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第三届中国农业社会学论坛观点综述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以往农业问题主要是经济学和农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社会学可以为这一问题的解析提供独特视角。201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农业社会学论坛“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主题,分别就“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脱贫攻坚”“农村土地制度土地保护与土地流转”“农业转型与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生态、农耕文明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我国农业社会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回应与思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发布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作为高级化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NewQualityProductiveForces)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了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的跃升,也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内涵特征、发展路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此本刊邀请了7位专家组织了本次笔谈。1)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的逻辑与路径:深入探讨了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内涵特征,分析了高质量数据资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提出高质量数据资源建设需践行创新、协同、开放、可信和可持续的建设理念,遵循观念创新、模式创新、结构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建设策略,从而全面提升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2)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呈现出深刻的辩证关系,在相辅相成的螺旋式上升中加速开拓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揭示了数据要素赋能新型优质生产能力及其要素发展的主要路径与关键保障,指出应以人机协同、普惠共享、绿色智能为目标拓展新质生产能力与生产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推进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数据确权:数据从技术、要素与产业维度都能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出发挥数据要素对新质生产力乘数效应会涉及众多维度、层面及阶段,其中极为重要且基础的则是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总结出构建契合数据特征及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财产权理论、加快厘清数据确权的类型及范围、完善数据确权配套制度等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举措。4)以中国式数字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加快推动中国式数字化,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又是新形势下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筑牢我国非对称竞争优势的核心抓手。提出了在我国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中,信息资源管理行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责任。5)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面对社会深刻的数智化转型,公共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发挥在数字经济领域赋能于民众的潜能,使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成为数据市场化的积极参与者,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利用和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并通过开放获取和数字化服务使其更为开放。6)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学图书馆的智慧化变革:作为推动科教兴国的重要力量,大学图书馆更应着力于如何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对于新质生产力的3个关键词的理解,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新”技术环境及其适用性分析,并提出重新认识和实现图书馆智慧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7)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支撑: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角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理念兴起下学科“有所为”的诸多方面,包括理论体系、信息资源保障、信息分析与咨询、场景打造、知识科普与公民素养培育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学术评价、信息政策、知识产权、数字消费行为等方向的内容也是学科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